最爱喝娃哈哈 作品

第277章 不行就从鞑子身上薅羊毛呗!

祖大寿以前也在孙承宗手底下做过事,自然知道这位老人,是很有些东西的。

能力极强,如果放在承平年岁,孙承宗的辽东计划,无疑是正确的,步步为营,今天向前推进三里,然后打造堡垒,明天向前推进五里,然后挖一个壕沟,慢慢蚕食。

但如今看来,如今的大明国力,并不支持这种策略,反而是叶先生的策略,更利于大明。

当时叶铭一意孤行的时候,辽东集团哪个不对叶铭意见极大?有些人想着家国大义,两害相权取其轻,跟着叶铭回到关内,如他祖大寿、满桂。

有些人觉得既然叶铭不仁,朝廷无所作为,那这鸟朝廷,不忠也罢!良心稍好一点的,落草为寇。

良心稍差一点的,那就直接投奔了建奴,比如王之臣。

可能在王之臣的眼里,他是投向了光明,而像他祖大寿满桂之流,明明被明廷给卖了,还死忠于明廷,这不是傻子是什么?

但后来,王之臣被打的只剩下两百人向西逃窜,然后向北逃到锦州的时候,皇太极对他还算是善待,但后来阿敏被俘,代善大败而归的时候,皇太极对王之臣就不算善待了。

现在,听说王之臣,在宁远的日子过得不怎么舒心,时常都被建奴的人穿小鞋,碰软钉子,被说些不痛不痒的怪话……

但王之臣将自己的力量打没了的时候,皇太极对他就有意见了。

但那个时候,皇太极需要笼络辽东的人心,所以对王之臣还算善待,可是自从阿敏被俘,代善大败而归之后,皇太极发现笼络辽东人心已经没有意义。

笼络个锤子啊,现在他满脑子都是想着怎么弥补这一次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哪里还有精力对付辽东?

所以王之臣,自然而然就不受待见了。

听说叶先生曾在人前说过,王之臣这样的,不可以称之为人,一定是要死的。

这就是选择的重要性了,王之臣的一个错误的选择,或许需要他用生命来偿还,如果知道是如今这种结果,他当初恐怕将自己的双腿打断,也不会出山海关,试图截杀卢象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