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卷碧云 作品

第281章 大明活力

“这还是臣只说了经济的几个明显的方面!总之,这条铁路十分有必要。” 简直是太有必要了啊,这条铁路如果建成,将会对军事、国防、财政、经济、行政、治理、社会民生多个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

首先就是政令传达和监察的效率一定提升了吧,对地方上的掌控力也就更大了吧,江南还能有大族敢闹事儿?禁卫军一天就开到你鼻子上,你闹一个试试?

朝廷对江南的掌控力将大大加强。

后续的维护成本每年也花不了一万两银子,这买卖怎么看,怎么划算。

这条铁路的建设成本并不是十分大的挑战,更大的挑战是京北铁路,京北铁路全长约2100公里,需要50万劳工,建设整整三年。耗费银两约200万两,粮食1600万石,用铁6000万斤。

沿途经过应天、凤阳、徐州、济宁、济南、天津、北平,年维护成本大概5万两白银。

但产生的巨大收益也是明显的,军事上,可以保障北境安全,加强北方的联系,后续移民,南粮北运等,都是巨大的收益,而且这种收益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但光损耗方面,节省的粮食每年当节省税粮五十万石,军粮上百万石。而且北方的棉花,煤炭等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将大大下降。

这个工程就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搞的了,这将是大明建国以来,不亚于都城修建、大运河疏浚的大工程。

经过东宫数日的争执和讨论,最终的呈现给朱标的方案是这样的,先修建应天至徐州的这段铁路,此段铁路约五百多里,地势较为平坦,可进行全力优先修建。

随后在双段同时开工,预计五年内,实现两条铁路全部贯通。

为什么选择应天到徐州这边优先修建呢,因为铁矿,徐州有一座超级大的铁矿,名为利国铁矿,这个铁矿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开采,可承担大量的工程用铁。

另外这段路的难度较低,可通过这段路,积累工程经验。

其实有一个地方离应天很近,只有百余里,名为当涂铁矿,这里的产量会更高,可这里离朱元璋的孝陵很近,将会破坏皇陵风水。大规模开采,将会承担较大的舆论压力,仅能部分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