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吃螃蟹 作品

第489章 万一结交到官家小姐……(第2页)

“我看,这学堂若真办成了,长远看,对咱们用工的,未必是坏事。”

“至少,能认得自己的名字,会看工契,也省得日后许多糊涂官司。”

一直没开口的李老板点头附和:“这学堂刚开,能收多少学生?大部分女子,学些皮毛,能记账算数就不错了,还能飞上天去?咱们需要的,正是这批能干活、又能帮衬着管点小事的人。”

他们的对话,也代表了京城商贾阶层对女子学堂一种普遍的心态。

普通人或许看不明白,但是他们这些商人怎么看不清楚?

城里的学堂越来越多,以后大明读书人也会越来越多。

先不说未来这些读书人有不有出息。

光是读书人的身份,以后成婚,会看得上大字都不识的文盲吗?

俗话说,鱼找鱼,虾找虾,乌龟配王八。

现在把家中女子送去上学,未来起码能嫁个好人家。

并且,女子学校是皇后娘娘建的……

这岂不是说未来女子的地位,会逐步提高,未来,再也不是什么“女子在家相夫教子”。

说不定未来,女子还真能当上什么官呢!

百姓怎么做,他们管不着,三日后,他们一定要把家中适龄的女子送去学校。

不说什么学不学得到什么本领,万一结交到官家小姐……

血赚呐!

……

三日后,女子学院早早的就打开校门,等候着报名的学生。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是来了不少的。

可没人上前,只是远远近近地围着,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多是些妇人,牵着、抱着或推搡着年岁不等的女孩。

女孩们有的眼神怯怯,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角;有的则满眼好奇,踮着脚尖想看看学堂里面究竟是何模样;还有几个年纪稍大的,脸上带着明显的不情愿,像是被硬拖来的。

与不敢上前的百姓相比,那些骑着自行车、坐着马车的有钱人,带着自家姑娘大步走到报名登记的案牍前,报名。

“陈监院,有劳了,我带小女来报名。”张老板笑着拱拱手,将身后一个约莫八九岁、穿着绸缎褂子的小姑娘往前推了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