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蹲得住 作品

第332章 都是赔款惹的祸

一九零七年十月十六日,由于对过低的薪资不满,沙国驻海参崴的水兵联合部分卫戍部队发起了大规模哗变,史称“海参崴兵变”。

叛乱在中午时分发动,上千名乱兵冲入各大商业区,大肆焚烧、抢劫商铺,甚至还出现了士兵持枪随意射击普通百姓的恶劣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华商聚集区中共有六百三十四家商铺蒙受损失,整条华市街区几乎化为焦土。

根据后来华国官方给出的数字,这次暴乱里华商总损失超过五百万卢布,约合白银三百六十万两,但对此数字沙国方面拒不承认,只给出了二百六十万卢布的估算。

事发后,清驻海参崴的商务委员会李家鏊立即采取行动,一面电告清廷请求紧急援助,一面协调“海定号”轮船运送食品、衣物等救援物资,并将部分侨民撤至双城子避难。

十月三十日,外务部电令驻沙代办陆征祥与沙国政府交涉,强调此事沙方应负全责,并拒绝沙方提出的“民事赔偿”方案,坚持必须由沙国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随后两年中,经过几任驻沙公使的接力谈判,终于将沙方的最终赔款定格在五十万卢布的这个数字上。

这是清政府首次以国家身份为海外华侨争取到集体赔偿,也是弱国向强国索赔成功的极少数案例之一。

经过商议,沙国将通过华沙胜道海参崴分行,于一九零九年六月底前向清领事馆付清全部五十万卢布的赔款,再由商会出面将这笔钱转交到六百多家受损的商户手中。

而负责转交事宜的,正是华人商会会长刘正栋。

.................

当杜玉霖踏上海参崴的土地时,已是从白城出发后的第七天了。

尽管沿途有徐子江带着人打前站,但仍旧还是被这事、那事耽误了些时间,也多亏杜玉霖兜里有钱、腰间有枪、手底下还有人,一路上虽有些曲折但也算顺利吧。

一出火车站,众人便赶往最大的华人聚集区“百万庄”,华人商会的总部也设在这里。

“百万庄”中,人头攒动、商业繁荣,居住于此的华人在此时已经达到了四万人,其间的街道密布中式门楼、院落,俨然成了海参崴中的华国小城。

在安遇吾的带领下,杜玉霖、徐子江众人来到了一座名为“同安客栈”的院落外。

啪啪啪……

安遇吾上前拍打门环,时间不长就有个小伙计伸出头来。

“呦,是安大侠,您快请进。”

这伙计一看就是个伶俐人,左右看看后便将门拉开,放众人进去。

“怎么,店都关了?”

“多事之秋啊,掌柜说先停业一段时间再说。”

安遇吾没再多问,他对这很熟悉,自行在前面就引起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