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同意帮忙
顾云溪显然预料到了雷君的强烈反应。她没有急于辩解,而是等雷君把所有的担忧都倾吐出来,才用一种更加诚恳、更具说服力的语调开口:
“雷总,您的顾虑,我完全理解,也感同身受。方总在策划这个布局之初,就反复强调,绝不能以牺牲合作伙伴的核心利益为代价,尤其是您这样重要的战略伙伴。”
她巧妙地抬出了方阳,尽管方阳“昏迷”的消息是烟雾弹,但此刻用来增强说服力正合适,接着开始层层剖析:
“首先,我们并非要求您以'大米集团董事长'的身份,去和莫迪政府谈什么具体的金融合作条款。那确实风险巨大。我们需要的,是您作为一位在印度深耕多年、拥有广泛人脉和良好信誉的'中间人'。”
“其次,沟通的内容,并非要印度政府直接下场参与金融战,而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合理'且'有利可图'的理由,去收紧某些金融监管的口子,或者在关键时刻,改变一些市场的'游戏规则'。”
顾云溪的措辞非常谨慎,点到即止,但意思足够清晰:“您想想,莫迪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印度制造'、吸引外资的同时,是不是也在不断加强对外资流动的监控?
尤其是在金融、科技等敏感领域?他们本质上,是希望利用外资的资金和技术,但又不希望外资真正掌控他们的经济命脉,甚至随时准备在必要时让外资成为'经济血包'。”
雷君沉默着,顾云溪的分析切中了印度政策的某些本质特征,他无法反驳。
“我们提供的,就是一个让这种'合理收紧'或'规则改变'在特定时间点爆发的'催化剂'。”
顾云溪继续道,“目标很明确,就是那些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同时也觊觎印度市场的外资秃鹫,比如黑石集团,以及他们背后可能存在的更大势力。当这些资本大举涌入印度市场,以为找到了新的'狩猎场'时,便是我们预设的'战场'。”
“而您的作用,雷总,”顾云溪的声音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真诚,“就是通过您信任的、且在莫迪政府内部有足够分量的渠道,将这个'建议'传递过去。您不需要承诺任何事,只需要牵线搭桥,让我们的'建议'能直达决策圈。具体怎么谈,由我们的人去进行,风险完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