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普普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七章 交换(第2页)

昨晚旁的都吃光了,唯有那黄豆瘦肉汤剩下些,自己磨浆煮的扁切粉是没有了,只有泡的极细米线,此时烫软过了凉水,同那汤底一煮,依旧汤清味浓。

于是等朱氏同程二娘母女说着话出来,桌上就摆了三大一小四碗清汤米线。

宋妙招呼朱氏道:“锅上还蒸红豆卷,婶子先吃一口粉。”

后者连忙点头,落座以后,把面前摆的那些个小罐子里头酸辣木耳丝、酸豇豆、萝卜脆、酸腌萝卜、葱、芫荽、蒜粒等等一通豪加,宁可杀错,绝不放过,热热闹闹地添了一满碗,方才取了筷子,乐呵呵道:“这样香,等我回去学给老孙听,叫他也羡慕一回!”

这就吸起粉来。

这样一碗汤头,又加了许多开胃小菜,完全就是料比粉还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氏捧着碗,稀里哗啦的,没多久就吃光了,把汤底佐料都捞了个干净,还不算完,汤也喝得涓滴不剩——实在宋妙这一碗给得也不多。 因小料加得多,又都是酸辣口的,吃得她脸上,尤其是鼻尖上,渗出薄薄一层汗珠,这会子胡乱拿帕子一擦,叫道:“不得了,痛快!一碗不够吃怎的办!”

宋妙笑道:“还有红豆卷,给婶子搭一碗甜胚子,只怕你吃不下,不怕你不够吃。”

正好那红豆卷也已经蒸好,宋妙冲了甜胚子,又装了一小盆红豆卷端来桌上,给各人碗中去分。

那红豆卷卷得规整,蒸出来也非常规整,有一种整齐的美感,豆沙的赭红色同面的黄白色,一圈夹一圈,像老树树桩最中间的年轮,非常密,但又绝不至于贴合,一层红豆沙,一层面团,分得清清楚楚。

朱氏也不用筷子,直接上手拿,先就咬了一口。

咬下去很柔韧,嚼起来却又很松软,红豆沙因为炒得较干,吃着是非常明显的绵密沙感。

宋妙没有保留红豆颗粒,而是特地过了两回筛,那红豆沙细腻极了,甜得刚好,饴糖和着大枣的香甜,很好地盖掉了那一点豆腥味。

一层软面一层豆沙,层层交叠,因面层厚薄均匀,使得每一口都很均匀地能能感受到红豆的豆香、枣泥的香,却又能用那喧软面层的麦香将其混匀。

再搭上一口甜胚子,简直了!

朱氏吃了半个,一不留神,就见一层正反面都裹着薄薄一层红豆沙的软面掉了下来,等单独吃了这一层,只觉甚是有趣,索性便那手一层层撕着吃。

撕着吃也有撕着吃的乐趣和口感在其中。

朱氏没有愧对她屠门虎女出身的名号,拳头大的千层红豆卷,一口气吃了三个,忍不住打了个嗝,却是叹道:“这卷子好别致,又好吃,我娘肯定喜欢!我家几个孩子必定也喜欢——怎么平日里不见你卖?”

宋妙就把天气热了,豆沙馅东西不耐放等等原因说了一遍,又道:“本也多做了些当午饭,婶子不如带些回去?”

朱氏犹豫了一下,才道:“成,既然这样,你们把用着的东西都收一收,我去喊个马车来一起拉走。”

因听那程二娘交代小莲看家,她一摆手,道:“看什么家,带去那戴楼门的宅子里得了,小孩一人在家,她就是能自己吃、自己睡,当娘的谁放得下心?左右又不是去外头干活。”

片刻后,果然叫了马车过来,把宋妙、程二娘母女两个,并许多厨具、炊具,用得着的配料、食材等等,一并搬上了马车。

***

戴楼门的宅子后头有个极大院子,此时停满了拖车,车上都装得满满当当,又用油布盖着。

旁人做自己生意,宋妙本不会多看,奈何路过的时候,油布里头的味道不住往她鼻子里钻。

应当都是药材。

宋妙五感甚灵,很快就辨认出来里头有甘草、陈皮、藿香三位味道最为明显的药,另还有一味有点像王不留行,虽说其余离得远的暂时还分辨不出来,她心中还是忍不住暗暗泛起了嘀咕。

此时雨水不停,再加上前一阵子京中闹那肉脯的事,到处传可能是时疫,叫她难免多想——这些药正也是最常见拿来治疫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