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农物(第2页)
“娘娘,听船员们说,南洋那边比京城这边热,黑皮薯怕是不耐寒。”陈进忠语气迟疑,“他们说那地界儿常年暖烘烘的,霜雪是什么模样都少见。这黑皮薯在那边长得漫山遍野的,到了咱们这儿,怕是经不住深秋的凉露,更别说寒冬的风雪了。”
“试试看吧,种不种得出来都无妨。虽说南桔北枳,但养得好,未必就种不出北桔来。”谢知意还是挺看好槐序村那些村民的,都是伺弄庄稼的好手。
“娘娘说得是。”陈进忠笑着附和,“槐序村的老少爷们儿都是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最懂看天吃饭的道理,也最肯琢磨法子。就说这黑皮薯,刚种下时不知性子,村里老人每天都去田埂上转两圈,看藤蔓往哪边长,看土干了该浇多少水,连雨天怕烂根,就蹲在地里给藤蔓底下垫碎秸秆。如今能有这收成,都是一点一点熬出来的门道。”
“他们肯花心思琢磨,这是好事。”谢知意赞许地浅笑,“你有没有让村长把这些照料的门道记下来?”
“村长让村里的童生把每日的情形都一笔一笔记着呢,何时浇水、何时松根,藤蔓长到几尺该掐尖,遇着虫害用什么草木灰来驱,都写得清清楚楚。”陈进忠答道。
“那就好。”谢知意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其他作物情况如何?”
陈进忠躬身回道:“回娘娘,今年二月从南洋带回的那四样新种子,除了黑皮薯,还‘玉须藤’的。如今已有一人多高,叶片阔大如掌,花开如玉须,看着倒有几分蓬勃生气。依船员说,会结一种黄皮果,味道极佳。”
“还有一种叫‘铜皮豆’的,如今苗出得倒齐整,只是长得慢,三月初种的,矮矮小小的,不过也开花了,应该快结果了。”
还有一种‘蜜露果’,船工是在海边的沙地里找到的。如今长到半人高,叶片呈戟形,边缘带着锯齿,已开始结果,只是那果子的皮挺厚,还长着红色的倒刺。船员说等熟透了,这硬壳会裂开道缝,里头的果肉甜得能招蜂引蝶,就是不知咱们这儿的水土能不能养得它如期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