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清梦等星河 作品

第44章 锦鲤福女关我什么事44(第2页)

朝廷会在各地开设宗学,设立专门的学校教授经史律法和算术,每一个宗室子弟都有读书的机会。

还不等朝臣们有异议,朱长春又接着说,科举宗室不得任京官,不得掌兵权,仅限地方文职,且每科录取人数不得超过五人,且同科进士里,宗室授官在后。

这一连串的诏令下达后,宗室不读书,那就要削减俸禄,朝臣的抵制心也少了,毕竟宗室荣养了那么多年,也读不出什么结果来。

宗室科举这一档子事情才消停,朱长春又扔下一个大雷,他要亲征漠北,完成太宗未竟的事业。

百官们上疏,内阁们劝谏,武将勋贵却都鼎力支持,长安也站在了支持的一方,受了好多文官们的白眼,看她就跟看文官群体里的叛徒一样。

长安表示无所谓,被瞪两眼又掉不了肉。

朱长春登基已有七年之久,说是大权在握也不为过,即使是在宗室科举上受过难为,但也不妨碍他做个一言九鼎的帝王。亲征的决定已下,朱长春就立刻开始安排诸多事务了。

他点了随扈出征的文臣和武将,又安排了坐镇北平,处理政务的内阁大臣,以及大军粮草辎重的筹集和运送,具体事情具体到人,哪一个环节出了错,就准备提头来见。

等安排好诸事,也就到了选定的黄道吉日,朱长春亲率数万大军北上,并在大同府与长安所率的骁骑营汇合,浩浩荡荡的直奔鞑靼老巢。

大军行至西宁时,收到线报得知古兀良哈部扰边,于是朱长春亲率三千精锐迎战,在宽河重创对手,并一路追至鞑靼部落,将其全歼。

这场战役,朱长春不仅向朝堂重臣表现出了铁血帝王的一面,也极大的震慑了九边藩王,因为骁骑营的火炮能力,远远不是镇边藩王们的火器营能比的。

早在博州官窑为了烧制玻璃改良炉灶后,太宗就派人在大同府建造冶铁炉,锻造精钢和精铁,将老式的火铳改为后膛装填弹药的样式,改变了其射程短和装填慢的缺点,并且在烧出加强枪管之后,根据长安提供的图纸,打造出了狗锁式的燧发枪,以及轻型的虎蹲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