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清梦等星河 作品

第73章 倾城之恋关我什么事73

华光七年二月,圣人招天下英才汇聚京城,研制新农具和纺织灌溉工具。

其中钱塘才子沈存中提出可以将水汽转为催动工具的外力,得到圣人的盛赞,并拨款拨物助其研发新器具。

华光八年六月,首台蒸汽机现世,此机高九尺,铸铁为躯,铜管蟠结如龙,以煤火蒸水取气,推动铁活塞循环不止。

试机之日,汽笛长鸣,轮毂飞转,观者皆骇然屏息,圣人敕令用于京西官田灌溉,一机可抵三百壮丁,稻田三日尽得润泽。

同年九月,设立天工院,建工部蒸汽局,沈存中领三品技督。

越州织造局以蒸汽力带纺纱机,效率倍增,甚至可实现云锦日出千匹,外邦胡商竞相采购。

蒸汽技术又反哺农业,大型机械的普及使江南粮食一年两熟变三熟。

华光十年三月,首艘蒸汽官船下水试行,逆流时速度胜过帆船三倍,运载货物更加便捷。

华光十一年初,时报开始刊印圣人御笔文章,用评述历史或解读经典的方式,明确提出了民贵君轻和天下为公等融入了本土化的民主思想。

一连数年,时报每一期都会有类似的内容,民智已开的情况下,社会的大变革就隐藏在暗潮之下。

华光十一年五月,圣人下令开凿京城至杭州的铁路,以铁轨铺设蒸汽机车运送漕粮。

华光十二年八月,京杭铁路贯通,蒸汽机车“复兴”开始运粮往返于两地,运行数月后,开始载客来往南北。

华光十三年,沈存中著《汽学》刊印,系统化的阐述了热力循环和气压转换等知识,有宋氏后人宋明良据此改良出了高压蒸汽机,熙州铁厂采用蒸汽锻锤,年产精铁百万斤,兵部造炮效率提升十倍。

蒸汽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生产力的飞跃与新阶级的诞生,传统的士农工商秩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官办资本和民族资产阶级出现,一批精通技术管理的技术官僚和官督商办的工坊获得了巨大的权力和财富,成为税收的新支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攫取权力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人定胜天的思想也随着蒸汽力量的展现而深入人心,延续千年的天命观和皇权神授开始动摇。

而伴随着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推广,民智全开的情况下,新思想的出现是是必然的,时报上数年如一日的民权和平等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大量被机器剥夺了生计的农民,也在新思潮的影响下汇聚成无产阶级,开始争取属于自身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