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苦逼的老朱父子(第3页)

因为这就意味着,又要赶紧组建一大堆信得过的官员班子,去新打下来的地盘接管,并且制定对地方的军政布局、百姓安顿、地方教化等等。

朱元璋多么希望他们打慢点,动不动就传回消息,说收了一个小国。

颇有种地盘越来越大,根本管不过来的感觉。

关键有些他直接认大明为附属国的,也需要建立各种关系。

而随着马三保的回来,又带回来一大堆各国使臣,每个国家的使臣,都带着一大堆合作计划之类的。

带回来的各种技术、种子、物品等等,也需要及时处理。

偏偏北京顺天府的皇宫修建也要收尾了,各种迁都的事儿,也是蜂拥而至。

老朱一当皇帝,朝廷的事儿就多的没边儿,虽然说都是好事,这些事儿都将大明推到一个又一个更高的位置。

可老朱却差点累瘫了,一开始还是累并快乐着。

后面就只剩下累了。

朝廷也是每天开不完的朝廷,议不完的事儿,各部门连轴转,百官忙的不亦乐乎。

武英殿!

深夜!

蜡烛被太监换了一轮了,御案上的朱元璋,还顶着俩黑眼圈,提笔疾书。

朱元璋合上一个奏折:“天竺国王要亲自来朝贡称臣……让礼部以一定的规格接待……”

朱标把刚刚写上建议的折子又给朱元璋,说:

“佛郎机那边有好几个国家,想和大明在海上打通商贸……我给出了路线,您看看……”

“玉米的种植需要让马三保带回来的技术人员好好的传授给户部的相关人员……”

“迁都的时间、规模……”

“王保保问,要不要往西方一路打……”

“陈友谅的水军准备下海……”

…………

父子俩处理了一堆又一堆的折子。

结果一回头,旁边还没看的,宛若小山一般的奏折,还是把他们压垮了……

“爹,我突然不想当皇帝了,甚至不想当太子……”

“咱……咱这是做了什么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