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金黄 作品

172.八六回下 针锋对狭路又相逢

淑妃于先皇后亡故后次年入宫,其父是大将军,叔伯兄弟也都随军戍守在外。

华家军功赫赫、几世显贵,族中出了一位太后娘娘,后来又有一位皇后娘娘,无论前朝后宫,华家都是首屈一指的尊荣,换了哪一家也没有这样的体面。

当今圣上重情重义,顾念亡妻旧情,自先皇后故去至今也未再立新后。其情深若斯,也不免爱屋及乌,厚待其族人,淑妃又是先皇后的亲妹妹,所以皇帝待她恩宠甚隆,即便是淑妃一向有些小性儿,也丝毫不减爱重,自她进宫起,在后宫中便是以她的位份最高。

淑妃虽然眉目肖似先皇后,她的眉梢眼角却比姐姐格外多出一种妩媚和艳冶,与先皇后的端方淑雅、中正平和大不相同。

她今日穿着一件大红色盘金绣牡丹蝶纹氅衣,满头用的皆是累丝点翠钗饰、金凤镶宝步摇,更显得国色天香、贵气逼人。

跟在淑妃身侧的年轻嫔妃是宣贵人,正是在这次大选中新入宫的秀女。

宣贵人是翰林院掌院孟大学士的族人,因其娇憨活泼、明丽鲜妍,加之孟氏家学渊博,宣贵人虽是女子,可从小耳濡目染,自己也学得知书识文、颇善吟咏,倒是这一拨新人之中一个极出挑的,因而也颇受皇帝重视,甫一入宫便册为贵人。

宣贵人今日穿了一件缎绣品月绣球花的夹袍,衣裳的绣工极尽复杂精致,虽是衣料的颜色素淡些,可品月的淡雅温柔却更使得少女的娇媚天真跃然尽致。

两人远远地也已瞧见了元春,对视一眼,走得更是摇曳多姿。

两队心思各异的人终于在御花园一角会师。

宣贵人给元春行礼,眉眼一弯便堆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笑容,整个人温温柔柔的,口中只称“贤德妃姐姐”。

元春微笑还了一礼,又待向淑妃行礼,淑妃却轻轻巧巧地侧了个身,并不受她的礼。

元春方待开口,淑妃却冷哼一声,悠悠地道:“免了罢。如今你我同是妃位,你又是这宫里独一份儿的二字封号,既‘贤’,又‘德’,端的是圣、眷、无、两。呵,你就不要这样客气了罢。你的礼,本宫可受不起。”

元春笑道:“姐姐说这样的话,便是同妹妹说笑了,叫妹妹实在是无地自容。您是先皇后胞妹,又是绥远护国大将军之女,家门显赫、人品贵重,咱们六宫姊妹从来皆是一心景仰的,妹妹的礼,姐姐如何就受不起呢。”

她的话说得极恭敬小心,却不知为何淑妃听完非但不肯在场面上略敷衍下,反倒更加不耐了,一并连眼风也不肯扫元春一下,只着意端详着自己嵌玉戴宝、纤细莹白的手指头。

仿佛眼前的一个大活人贾元春还不如自己新敷过凤仙花的、十片儿红彤彤的指甲耐琢磨。

场面一时便有些僵住。

宣贵人见状,忙笑着圆场道:“今日太后娘娘兴致好,一早便传淑妃姐姐同嫔妾去说话儿。咱们不敢让太后娘娘久等,不能在这儿多耽,贤德妃姐姐勿怪,改日妹妹再去凤藻宫给姐姐请安。”

听她说要走,元春也松了一口气,忙笑道:“不敢,自妹妹入宫以来,我还没有去问候过,不知妹妹可还住得惯?请恕姐姐怠慢之过,不敢劳动妹妹,理应是我去妹妹宫里讨一杯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