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金黄 作品

182.九一回下 灯花道童扰乱山门

一列车轿浩浩荡荡地出了城。

待得到了清虚观,凤姐在前面早下了车,先问过前面派来的家下人各处的布置,跟着便在山门前驻足等候。

因为是来观里,凤姐今日便不曾着那些大红大绿的衣裳,穿一件缕金绣桂花玉瓶藕色洋缎袄、一条宝蓝撒花洋绉裙,挽着豆绿色流云披帛,腰上丝绦、玉佩、香袋儿等物琳琅满目,益发衬得纤腰盈盈、神采飞扬。

她站在山门前,目似流星、眉若新柳,头上、耳上的珠翠映着日光闪闪发亮,背后是碧沉的青山、黛灰的道观,整个人仿若九天玄女下降。

候了片刻,下人报说老太太、太太的车到了,凤姐立即赶上前去相迎。

凤姐一派阳光明媚的笑容,妙语连珠,问候众人路上是否劳累,又亲自将贾母扶下车。

贾母眯着眼看了看天色,此刻阳光清透、四周鸟鸣啁啾,确是深宅大院中难得一见的开阔景色,令人心旷神怡,点点头,又问道:“宝玉在哪里?路上还见了他在旁边,后面倒不见了。他何曾是骑惯了马的,可有人跟着?”

凤姐往旁边一看,马上有个媳妇从旁禀道:“宝二爷在后头替姑娘们看路呢。老太太放心,琏二奶奶早吩咐了两个善驯马的人一直跟着,他们都说二爷骑得极好呢,不像不常骑的样子。”

贾母这才放了心,笑道:“这个孩子,到底是心疼他姊妹们。”又颇为感慨地道:“平日里不大骑,也能骑得这样好,到底是像他爷爷。”

凤姐在旁迎合几句,又夸宝玉、又奉承贾母,将老太太逗得开怀,凤姐就与鸳鸯、琥珀、金钏、秋桐等大丫头簇拥着贾母三人先进观里去了。

前世里王夫人因说有事,倒是不曾参与到这次打醮中来。

黛玉重历一世,这一次王夫人仍旧说有事,可贾母却很坚持,让她仍旧跟来逛一日,只说不论有什么事,好歹有底下的人料理,让太太难得出来走一走,何必在家里闷着。

老太太都将话说到这个地步了,王夫人自然不能不遵从。

秦雪还有些期待,若是王夫人在第一现场听见张道士替宝玉做媒的话,不知道又有什么连锁反应呢?

太太们先进去了,后面自有李纨等负责照管着姐妹们。

外头的车轿正鱼贯而入,都在门口下车。各房的丫头们先下来,跟着便各自忙着迎各自的主子下车。

一时众人挤挤挨挨,清叱娇笑声不绝。

门前正围得水泄不通的时候,却不知从哪儿钻出了一个小道童来。

这孩子瞧着不过只有五六岁年纪,白白净净的、也生了有一双大眼睛,穿着一件小小的青色道袍,腰上缀着一只剪筒,一看便知应是这观里负责照管各处灯花的小孩子。

今日荣国府打醮乃是得了宫里娘娘的懿旨,清虚观自然不肯怠慢,观中大小道士早得了观主的知会,早早地便都避出去了,不知怎么偏生漏了这一个小孩子在这里,且偏偏在贾府女眷下车的时候叫他走了出来。

众媳妇婆子们看见他伸个头在那里,只顾睁着一双滴溜溜的黑眼珠四处张望,这虽是个小孩子,究竟是外头的生人,众人怕他只管乱看、乱钻起来,不免冲撞了姑娘们,一时都喊拿、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