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 作品
第395章 粮食不再是问题(第2页)
至于这几大工坊的雇工问题,玉龙河现在的七千五百人当中,除了一千乡勇,两千左右的孩子和年老体衰者,还有二百多的管理人员,剩下的人,人人都有工作,人人都是雇工。
王窑村的武器基地那边,就已经用工超过了两千人,包括一些外来雇佣的工匠。
因为实现了流水化作业,每天可产一代的滑轮强弩三百柄,极限产能可以提高一倍甚至更多。
武器,包括骑枪、一代二代李家刀、弯刀,同样可产出三百把。
投石机,两天就能生产出一座来,并且,在喻浩这样改了专业摇身变成武器大家的引领下,还在不断地进化,威力还在不断地增强。
至于水玉……
说实话,现在也就是沈恬他们严格按照李辰的要求,不能随意扩大产能,要求他们不断地精益求精,将玻璃造得更通透、再通透些,否则,这玩意简直要多有多少,放开了造的话,一年就能让寒北家家户户都装上玻璃。
但物以稀为贵,沈恬他们也深刻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玻璃工坊这边,反而是人最少的,只有二十几个人而已,却全都是个中的精英高手,而且还是能死守秘密的那种。
一群人正在研究着如何让望远镜进化,打造玉龙河第三代望远镜。
精盐工坊那边完全雇佣玉龙河人,也雇佣了超过千名女工。
用工量最大的是烧砖工坊那边,玉龙河的人已经不够用了,又在外面雇佣了超过两千人,只为了维系这庞大的产能。
玉龙河学院,也正式建立,就建在了王窑村与白沙村中间的位置,清一色的砖泥水砖校舍,周围围起了红砖水泥围墙来。
校训是八个大字,振聋发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老夫子陆三渊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带着自己曾经象山学院里的先生、学生,还有从已经入了玉龙河的那些精英人才中挑出来的饱读诗书的那些先生,组成了一支超过两百人的强大师资力量,教授学生们包括基层战士们各门各类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