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着小船的王大海 作品

第412章 。过度准备(第2页)

我回想起自己早上因为要早起,又要应对路途的奔波,整个人都变得烦躁不安,在选择物品时完全失去了理智,只是不停地改变主意。

“再者,是你对‘他人评价’的隐性在意。”大师目光深邃地看着我,“你纠结帆布袋是否好看,这本质上是你对‘职场形象’的敏感。你担心随意携带物品会显得不专业,希望通过外在的细节来传递自己认真的态度。然而,你最终决定轻装上阵,这其中又可能隐含着‘反正没人注意我’的自我说服。你既想通过外在细节展现自己的专业和认真,又担心过度准备会显得笨拙,这种矛盾的心理加剧了你决策的反复。”

我不禁红了脸,大师的话仿佛看穿了我的内心。我一直都很在意同事和领导对我的看法,总是希望在他们面前展现出最好的一面,没想到这种心理在这次的准备过程中体现得如此明显。

“最后,是‘电子依赖’与‘仪式感’的博弈。”大师的声音依旧平和,“你原本想带纸质书《资治通鉴》,这是你希望利用通勤时间进行‘有仪式感的学习’,体现了你对理想自我的追求。但最终你选择了手机电子版,这说明你的身体更倾向于便捷、低耗能的选择。这种反复体现了你‘理想自我’与‘现实习惯’的冲突。你心中有对提升自我的渴望,有着理想化的规划,但在实际行动中,又难以摆脱现实习惯的束缚。”

我叹了口气,承认自己确实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不定。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可真正面临选择时,却总是选择了更轻松的方式。

“那么,我该如何应对这种反复呢?”我急切地向大师请教。

大师微笑着说:“有几个方法可以尝试。首先,提前建立‘最小化清单’。针对突发会议,固定一个基础装备模板,避免每次都重新思考。比如,必带的物品可以是手机,现在手机功能强大,包含了电子笔记app,基本的记录需求都能满足;还有证件和门卡,这是进入公司必不可少的。选带的物品,若是需要画图或快速记录,可以带上小型笔记本;充电器则根据公司插座类型决定是否携带。这样,在面对类似情况时,你就能迅速做出决策,减少不必要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