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着小船的王大海 作品

第716章 。等下五秒

哎,今天遇到个特有意思的事儿,跟你念叨念叨。

就是一个小朋友问我题,过程还挺曲折的。一开始我差点就直接告诉他答案了,现在想想还挺庆幸没那么做。

当时他拿着题过来,小眉头皱得紧紧的,一看就是卡壳了。我本来想,直接说答案多省事,省得他在那儿绕弯子。

结果他自己先开口了,说:“我觉得应该是这样……” 然后吧啦吧啦说了个思路,一听就不对。我这手都抬起来想打断他了,话都到嘴边了。

突然就想起之前看的育儿文章,说别轻易打断孩子说话。我就硬生生把话咽回去了,跟自己说:“再等等,再听听。”

他见我没说话,又琢磨了琢磨,说:“不对不对,应该换个方法……” 这次的思路比刚才强点,但还是没到点子上。

我这心里急啊,跟小猫抓似的。尤其看他那认真的样子,又觉得挺可爱的,不忍心泼冷水。

他自己也意识到不对了,挠挠头,小声嘀咕:“好像还是不对……” 然后低头盯着题目,手指在上面划来划去。

那几秒钟感觉特别长,我甚至在想,要不还是稍微提醒一下?但又怕一提醒,他自己的思考就断了。

突然他眼睛一亮,猛地抬头:“啊!我知道了!应该是这样!” 然后把正确的思路说出来了,虽然有点磕巴,但逻辑是对的。

我当时心里一下子松了,比自己做对题还高兴。他也特兴奋,小脸通红,跑回去的时候脚步都轻快不少。

你说这事多有意思。要是我一开始就打断他,告诉他答案,他可能也就是哦一声,记没记住都不一定。

但现在不一样啊,那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印象肯定特别深。而且你看他那股子高兴劲儿,那是靠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啊。

以前总觉得帮人就得直接给结果,效率高。现在发现,有时候“等一等”比“马上说”更有用,尤其是对小朋友。

他们的小脑袋瓜其实转得可快了,就是需要点时间自己琢磨。咱们一着急,反而把他们的思路给打断了,甚至可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你想啊,要是每次他一犯错,咱们就立马纠正,时间长了,他可能就不敢自己想了,反正有人会说答案,多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