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着小船的王大海 作品

第730章 。学习动机(第2页)

我:“好像……是前者。”

她:“这就对了。远景间接动机里,长远目标和学习活动之间隔着一层。比如‘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读书本身和‘光宗耀祖’没有直接因果,得靠‘考功名’‘当大官’这些中间项连接。就像你现在为了‘不挂科’而背书,‘背书’和‘不挂科’直接相关,这是近景直接;但如果是为了‘让爸妈不失望’而背书,‘背书’和‘爸妈不失望’之间隔着‘考试及格’,这就是近景间接。”

我(突然想起什么):“那我小时候想当宇航员,所以拼命学物理,这算远景直接?因为物理知识和当宇航员直接相关。”

她(点头):“但如果当时你想的是‘学好物理能让老师表扬我’,那就变成近景间接了。关键看驱动力的链条有多长:学习→目标,一步到位是直接;学习→中间结果→目标,多了一步就是间接。”

我(皱起眉):“可书上说‘间接动机更稳定’。我现在为了考试熬夜,考完可能就忘了;但为了当老师而学教育学,这种动机会持续更久。这是不是说远景动机一定比近景动机好?”

她(突然笑了):“你30岁带的毕业班,有个女生总说‘我要考医学院,救死扶伤’,这是远景直接。但她每次做生物题都烦躁,因为觉得‘这些知识点离救人太远’。后来你让她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说‘你现在看清的每一个细胞结构,将来可能就是你诊断病因的关键’,她才慢慢沉下心来。”

我:“所以……远景动机也需要近景动机来搭桥?”

她:“就像长征,‘解放全中国’是远景直接动机,但每天行军时,战士们想的是‘翻过这座山就有饭吃’‘今晚能睡个好觉’——这些近景动机支撑他们走完每一步。你当年考研时,每天早上起来背单词,靠的是‘今年一定上岸’的远景,还是‘今天背完这50个,周末就能多玩一小时’的近景?”

我(脸红):“好像是后者……”

她:“这很正常。你28岁写的教学日志里有句话:‘好的教育,是帮学生在“远方的星”和“脚下的路”之间架座桥。’别小看近景动机,它能把宏大的目标拆成可触摸的小步骤;也别轻视间接动机,很多时候,‘为了别人’比‘为了自己’更有力量——比如妈妈为了孩子能读书而重新学识字,她的动机是‘孩子有出息’(远景间接),但这不妨碍她认真记住每一个字。”

我(翻到笔记里的疑问:“如何判断自己的动机类型?”):“那我现在怎么知道,我学教育学是因为‘喜欢这门学问’(近景直接),还是‘想当老师’(远景直接),或者‘怕找不到工作’(远景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