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斌有理被注册 作品

第499章 经筵日讲(第2页)

左右不过一些无权的虚职罢了,刚好能调一些门生回朝,外面哪有京官好啊。

“那经筵和日讲的事情?”

“额。。。这个嘛。。。”朱慈烺沉吟起来,这是翰林院的一大热门项目,经筵讲师,既是身份的彰显,更是才学的闻名。

而且,这是接触皇帝的绝佳机会,最起码能混个脸熟,在皇帝心中挂名不是?要是讲得好,得到皇帝认可看重,那更是飞黄腾达,不在话下。

崇祯就非常喜欢儒学,喜欢翰林讲学,讲解经义,讲解典故,讲得好的,如魏藻德,快速博得崇祯好感,十三年进士,十六年就入阁了。

别人三十年的路,让他三年就走完了,简直如同坐火箭一般,由此可见,经筵对翰林的机会,有多大的诱惑力。

可惜,朱慈烺具有现代人的通病,学不进去古文,不过,由翰林官员翻译讲解,通俗直白的讲述其中含义和各种典故故事,倒也不算太难接受,就当听故事也还可以。

朱慈烺思索半晌,方道:“也不是不行,不过,朕忙得很,没父皇那么多时间天天搞,这样吧,先恢复经筵,频次增加一下,每季一次。”

“日讲的频率,则大可不必这么高,朕已成年,日讲以后留给朕的儿子吧,朕每月开讲两次就行了,暂定为十五,三十下午。”

“陛下圣明。倡导文风,必然大甚。”

“不过,朕也有要求,日讲官由修撰以上官员轮流充任,侍书也要编修和检讨轮值,经筵规矩不变,六部九卿都可参加,定于每季最后一日。”

“日讲由翰林院开讲,众议院无事者可旁听,阁臣无事者也可旁听。另外,经筵单讲太过乏味,当由朕出题,由翰林院选择观点,朝中百官皆可报名选择相对观点。”

“正所谓,树不修不直,理不辩不明,翰林院具为文曲星转世,皆是当世大才,文坛佼佼者,又有先选观点之便利,当为守擂者,接受其他百官报名辩驳。”

“辩论,当有理有据,引经据典,不可人身攻击,胡搅蛮缠,以理服人,当为典范,若成,当为一大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