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 作品

第229章 疑惑

  买东西不光是为了稳住黄振武,更在于这两个钱疙瘩,确实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所以我想买回去砸开,看看里头到底有什么玄机。

  毕竟百闻不如一见。

  把头他们的经验再丰富,教给我之后我也是模糊的,是需要时间消化领悟的,远没有实物验证来的深刻直观。

  这一点很重要,所有古玩都是如此,见过和没见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听我问价,黄振武气态一变,全然一副掷地有声的口气道:

  “兄弟你是懂行的,辽代筒子可不多见,嗯……这样!这俩加起来得有个三十五六斤,我少挣点,一斤就给你按两千算,完后咱破整要零,选个吉利数,六万八!”

  “六万八,你发我也发,大珍带回家!”

  “咋样?”

  我微微一笑,虽说辽代筒子缺乏独立的市场参考价格,但宋钱有。

  按那两年的行情,就算是品质最好的北方坑口刨出来的宋代筒子,一手货价也不会超过四十块钱一斤,当时已经逐渐有了网售,网上棒槌多,平均能卖到六十。

  这个标准,一致持续到03年才有变化。

  因为03年到04年上半年,湖北江苏两地都出了大坑,据说还开出了靖康,这导致全国筒子的价格开始爬山,直接飙升到了一百块钱上下,所以当时好些钱贩子都没抻住,甩掉了手里的货,最后把肠子都悔青了。

  至于黄振武这两件东西,真假先放一边,至少在明面上是跟辽钱沾了边的,贵一些无可厚非,但也绝达不到两千这么恐怖,毕竟辽钱本身的出货率低太低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是在把我当傻子宰,古玩交易的过程中,开口价高,买方砍价的空间就足,卖方讨价还价的空间自然也会足,算是正常套路。

  “金哥,中午喝酒了吧?要不你醒醒酒儿?都说漫天要价,我看你这不是要上天,你是要冲出太阳系,直奔外太空吧!”

  金振武丝毫不尴尬,笑嘻嘻道:“嗐,兄弟你看你,我漫天要价,又没说不让你坐地还钱,你还个价不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