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莲青山 作品

第二第189节检查摄影棚

摄影棚的钢架在晨光里泛着冷白的光,像淬了层薄冰,风从敞开的卷帘门灌进来,卷着地上的细沙打旋,撞到蓝色防火板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有谁在暗处轻轻翻着书页。小吴蹲在地上,手指关节敲了敲脚边一卷黑色篷布,沉闷的“咚咚”声里,又扯过旁边红色的样品捏了捏,布料纤维在指腹间微微发涩,他抬头朝许前进喊:“前进哥,你看这黑红单子怎么样?我觉得吧,越结实越好。”他把红色篷布往起提了提,布料绷紧时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像冻硬的塑料膜被拉扯,“咱关键是对这个不懂啊,昨天跟大国先生视频,他说这是防紫外线的很好,可咱哪知道真假,摸着手感跟家里盖粮食的篷布也差不离。”

许前进蹲下来,掌心按在黑色篷布上搓了搓,粗粝的纹理磨得手心发涩,像摸着刚脱粒的麦秸。“他这东西吧,最简单的咱知道啊。”他忽然往棚外指了指,远处田埂上立着几排白色大棚,塑料膜在太阳下闪着光,像铺了层碎银子,“就像咱村的大棚一样,咱做的大温室大棚,不也是靠这层膜挡风雨吗?风刮不坏,雨淋不透,才能让里头的黄瓜豆角疯长。”他把篷布往中间拢了拢,布料边缘的缝线看得清清楚楚,针脚密得能数清每一针,“这个咋解释呢?你看这针脚,密得跟蜘蛛网似的,线头子都藏得严严实实,就图个不怕风吹雨打。”

他顿了顿,掏出烟盒磕出根烟,打火机“咔哒”一声窜出火苗,烟雾在风里打了个旋就散了,只剩点呛人的味儿:“首先呢,这摄影棚将来拍的是咱村的老故事,冬天拍雪景戏,得往棚里撒人造雪;夏天拍暴雨戏,水管子得往死里喷,棚顶要是漏了,机器设备淋坏了咋整?那可是金贵东西,一台摄像机够买咱村半亩地的。”他用烟盒敲了敲红色篷布,“再者说,这黑红两色,红的当背景布,拍出来亮堂;黑的能吸光,镜头里不晃眼,厂家说专业棚都用这个,咱听人家的准没错。”

小吴蹲在旁边点头,手指在布料上画着圈,留下几道浅痕:“是啊,前进哥。待会等大国先生过来看看,他是行家,他说行那就准行。”他往门口望了望,晨光已经爬到钢架顶端,把“葫芦弯摄影基地”的铁皮牌子照得发亮,边角的锈迹都透着点金红,“要不是大国先生非叫咱过来一块参谋,咱哪懂这些啊。他说这棚不仅拍戏用,将来还能当村里的文化展厅,摆上老犁、旧纺车,让城里人来瞧瞧咱村的变化,所以咱一早就过来了,天不亮就骑着三轮摩托往这赶。”

两人正说着,许和平拎着个保温桶从外面跑进来,额头上渗着汗,顺着脸颊往下淌,蓝色工装的袖子卷到胳膊肘,露出晒得黝黑的胳膊:“两位领导,我给你们把茶带回来了。”他把保温桶往旁边的铁架上一放,铁皮碰撞发出“哐当”一声,拧开盖子,一股茉莉花香飘了出来,清清爽爽的,“刚从工艺厂沏的,地道的新茶,明前的嫩芽,赶紧趁着热喝了吧,凉了就没这股子鲜劲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