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宝钞和经济4(第2页)

“我们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有一个规划是不是?”全汉方看向下面的人,教鞭轻点,“打仗是不是要统筹要庙算?多少个人?要多少粮食?多少武器?后勤人数多少?”

“今年一年支出多少俸禄,我们是不是要心里有数?”

“赈灾的银子和粮食总不能无限量的拨过去吧?”

随着他轻点,下面的人也是点点头。

他又继续说道,“就算是到了后世,能够发行多少的rmb,都是要根据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来看的,但是大明宝钞没有。”

“印多少,什么时候印,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甚至于有时候印有时候停,洪武十七年的时候甚至是因为匠力紧张而停止印制。”

朱标老老实实的在资料上面打了好几个重点。 “我们来看《大诰续编》推断一下,每一朝宝钞的制造量和回收量都是不相等的,宝钞的制造量远超回收量,这也是宝钞在市场上贬值的原因,这会导致纸钞的信用度下降。”

“本身宝钞就已经去中心化,依靠政府的信用维持价值,这对于宝钞来说是一个很深的打击。”

“在古代的时候,制作纸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纸钞很容易损坏,宋朝发行会子的时候,就规定了以三年为期限,会子持有者可以在期满之后更换新的或者是兑换别的贵金属货币,这就保证了会子的流通性以及民众对于会子的信心。”

全汉方语气微沉的说道。

天幕下的人已经知道了,朱元璋又没有遵循。

然后全汉方又开始说到了明朝的倒钞法当中的不足,时有时无很不稳定,而且也不好更新,市面上新钞和旧钞的价值相差太大了,所以大家更加愿意去换新钞。

在这其中贪官污吏也会上下其手,比如说收取商税的时候,只收新钞,然后就把旧的入库,这样一来二去,中间的差价他们就可以做手脚。

朱元璋青筋紧绷,眼球突出。

他最是不能容忍这些阳奉阴违的贪官污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