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宋夏9

同盐法一样,和西夏的贸易也是反反复复,在宋初的时候,李继迁叛宋自立,就多是贩卖青盐来积蓄力量。?求?书′帮/ ¨首?发-

那个时候的太宗为了遏制西夏的势力坐大,下令不许让青盐流入,到后面渐渐的演变成为就算是一斛粮食都不许外流出去。

不过到了李德明时期,西夏和宋的关系有所缓和,两边的贸易又开放了一下,到了李元昊称帝自立和宋夏战争的时候又收紧。

虽然官方贸易因为双方关系而反复无常,但其实双方的百姓在日常生活当中己经交融,也相互感染了些许对方的习性,因此走私贸易屡禁不止。

“巨大的走私贸易其实也体现出双方对于贸易的巨大需求。”鲁桡总结道,“西夏内部主要是以畜牧业和盐业为主,就算是有农业,也因为西夏境内自然灾害频发,而无法稳定种植。”

“他们缺粮并且缺少许许多多生活用品,而大宋这边的经济结构更加均衡,他们不缺西夏的东西,但是西夏却更加需求大宋的东西,所以关闭榷市,反而让西夏更加想要侵略骚扰边关百姓。”

下面的人也是点点头,但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无解和无奈之举。

西夏不臣,难道还一点惩罚都不给他们?那么大宋成什么了?软柿子吗?

所以宋朝和西夏的贸易就会陷入一个圈里,那就是侵略——制裁——再侵略。~s,h!u·b`x!s`.?c.o-m?

很快鲁桡就说到的和西夏贸易关系的变动是如何影响边关的民生的,进而影响到大宋的经济,甚至影响到旁边的角嘶啰政权崛起的。

其中也是讲述得很详细。

下面的朱清谷也感觉自己在听故事一样,而且听完之后,印象还很深刻。

以前上历史课的时候,就觉得是一种折磨,但有些老师讲的课很明显就是不一样的。

现在她就听得很有感觉。

……

后面还说到了宋夏关系对于陆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本来陆上丝绸之路就有好几条,因为和西夏的关系的变动,导致西夏所占据的夏州道和灵州道逐渐废弛,人们开始走角嘶啰那边的青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