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书虫 作品

第667章 斩其四肢,断其脊梁,抽其精血,只余头脑,何足惧之?(第2页)

而后稳扎稳打,步步蚕食齐鲁之地,沿海两浙路的周边岛屿!

齐鲁大地,自古以来便是繁华富庶之地,周边岛屿更是有着独特的战略地位。

梁山众人一点点渗透。

每攻占一处地方,便迅速建立起自己的统治秩序,安抚百姓,整肃防务。

虽说从整体局势来看,还算不上彻底“斩了四肢”,但对于宋室而言,这无疑是“断其一指”。这一指,虽不至于让对方伤筋动骨,却也让其感受到了切肤之痛。

而在这些被占领的区域,那些失地之民,因战火流离失所,破产小户,生计无着,困苦不堪,还有那些被打倒的土豪劣绅无主之地。

姜齐对待这些,毫不手软,充分利用一切资源。

对于失地之民与破产小户,姜齐一方面以严苛的律法加以约束,让他们不得不为梁山的发展出力,另一方面,又给予他们一些基本的生存保障,使他们不至于彻底绝望。

这看似矛盾的手段,实则是一种巧妙的平衡。

他从这些底层民众身上,尽可能地无声无息之间,裹着各种蜜糖一样的榨取劳动力,让他们为梁山的壮大贡献力量。

敲骨吸髓,无外如是!

对于无主之地,姜齐则安排专人进行规划。

有的被开垦为农田,种植粮食作物,为梁山军队提供充足的粮草,有的则被改造成军事据点,新兵训练营,加强军事力量。

随着在齐鲁之地与沿海岛屿的逐步扩张,姜齐将目光瞄准了更为关键的产业——盐铁。

京东两路的盐场,河北沿海的盐场,这些地方产出的食盐,向来是宋室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而夷州岛上的盐场,虽地处偏远,但其蕴含的潜力不容小觑。

同时,莱芜的铁器监与登州的铁矿,更是宋室的命脉之一。

盐场的掌控,使得梁山在食盐的生产与销售上拥有了绝对话语权。

以往,宋室通过垄断食盐贸易,榨取盐税,获取了巨额利润,如今这部分利益被梁山硬生生截胡。

食盐作为民生必需品,需求庞大,梁山通过调整盐价、控制产量等手段,将大量财富纳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