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书虫 作品
第735章 趁辽国不备,迅速拿下蓟州,而后,剑指析津府!
整个梁山开始动了起来,在登州集结一批,走一批。
登州和辽东辽河入海口的辰州之间,每日船只往来不绝!
在船上,这些人一个个都听了课,该如何调研,如何处理县里的事情,县里的事情和村里的事情有什么不一样,该如何引导县城发展。
那些上课的书生,都是在王伦那里上了多年学的学生,不仅有着理论知识,还有着治政经验!
这些即将赴任的保正们坐在船上,聚精会神地听着书生们授课。
他们大多出身乡村,对县城事务一无所知,此刻眼中满是好奇与紧张。
一位保正忍不住发问:“先生,您说这县城里人多嘴杂,事儿肯定比村里复杂得多,咱们初来乍到,该咋跟那些人打交道啊?”
书生微笑着耐心解答:“这位保正,县城事务确实繁杂,不说税赋,徭役,就是编户齐民,以及大小案件,也是麻烦,但只要以民为本,一碗水端平,倒也不难。到了地方,先别急着做事,花些时间走访调研,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民生疾苦。与百姓沟通时,要和颜悦色,让他们感受到咱们是真心为他们好。遇到难题,多听听县里的那些住户的意见,但也不能偏听偏信,要有自己的判断。”
另一位保正接着问:“先生,那引导县城发展该从哪下手呢?俺们村就是种地,这县城可不一样啊。”
书生点点头,说道:“县城发展,首先要关注民生。保障百姓衣食住行,鼓励农桑,同时也要发展商业。看看当地有什么特产,能否通过贸易让百姓增收。在辽东,咱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上的生药,木材,水里的河鲜大鱼,再者,就是要注重教育和治安。有了良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人才;治安好了,百姓才能安心生活,周边县里和港口上的商人才会愿意去!”
保正们听了,纷纷点头,若有所思。
“这县城,就是咱们大一点的村子,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