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清依 作品

第237章 赐死(第2页)

赵宵廷微微抬眸,目光掠过薛舒窈,疲态尽显,慵懒之意流于眉眼,淡然开口:“暂时还不至于龙御归天。”

薛舒窈唇角轻扬,绽出一抹恰似春桃初绽的浅笑,明艳不可方物。她笑语嫣然道:“皇上何出此言?前朝有太子与薛家鼎力操持,后宫诸事臣妾亦勉力为之,众人皆盼皇上早日龙体康复,重揽乾坤呢。” 言辞之间,看似温言宽慰,实则暗藏机锋,那股掌控全局的自信仿若暗流涌动。

赵宵廷鼻中轻哼,眸底有锐芒一闪而过,缓声说道:“如此,前朝有能臣,后宫有贤后,朕这皇帝,倒似成了闲人,还有何事需朕劳心费神?” 言罢,仿若巨石沉湖,殿内气氛陡然凝重。

薛舒窈柳眉一蹙,容色瞬时一凛,朱唇轻启:“实有一事,棘手非常,臣妾断不敢擅专,且此事关乎贤妃与二公主,还望皇上亲裁。” 言罢,她款步上前,接过田汐手中药碗,玉手漫不经心地一挥,田汐望了皇上一眼,悄无声息地隐没于殿角阴影之中。

赵宵廷微微抬手,似有千钧之力,示意薛舒窈将药碗置于一旁,深邃如渊的眼眸凝视着她,静待其言。

薛舒窈眸光流转,似有秋水盈盈,直言道:“臣妾深知皇上心怀仁厚,或怨臣妾将身怀六甲的贤妃囚于冷宫。然臣妾亦有难言之隐,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为保皇家清誉,彼时臣妾实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左右为难。今特请皇上明示,以解臣妾之困。”

赵宵廷剑眉微挑,眼中似有雷霆隐现,不怒而威道:“究竟是何事,竟令皇后如此踌躇?且细细道来。”

薛舒窈轻咳一声,以帕掩口,清了清嗓子,娓娓而言:“臣妾前番将贤妃罚入冷宫,不过是为平息众议,以正宫闱。臣妾素知皇上宅心仁厚,不忍加罪于后宫嫔妃。然臣妾既司掌后宫,理当遵循祖宗成法,以宫规论处,否则何以服众?臣妾本欲待皇上龙体痊愈,便赦贤妃出冷宫。只降她位份即可,岂料,闻其身边宫女回禀一事,臣妾顿觉此事复杂异常,实不敢擅自做主。” 语毕,她黛眉紧锁,面露忧色。

赵宵廷面色微沉,不耐道:“但说无妨。”

薛舒窈神色凝重说道:“臣妾斟酌再三,觉着兹事体大,实在不宜旁人听闻,还请皇上屏退左右。” 言罢,她抬眸望向赵宵廷,目光中透着几分神秘与恳切。

赵宵廷眉头微微一蹙,凝视着薛舒窈,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却也未多言语,只是深深看了她一眼后,缓缓抬手,朝着殿门方向挥了挥。冯敬中会意,立刻弓着身子,脚步匆匆,将殿内一众侍从、宫女有条不紊地引了出去。一时间,空旷的大殿内,唯余皇上与皇后二人。

薛舒窈臻首微垂,朱唇轻启,声若蚊蚋般轻声说道:“贤妃身侧有个唤作雁蓉的宫女前来禀报,言及贤妃这腹中胎儿,并非…… 并非皇上龙种,竟是…… 竟是宫外男子血脉。此前秦嫔与贤妃被禁足之际,二公主曾前往探视两遭,那宫外男子竟是二公主乔装成宫女,悄然携入宫中。皇上素日里对二公主宠爱有加,臣妾念及此,便对她探望禁足嫔妃一事未曾多加阻拦。谁能料到,竟酿出这般惊天祸事。”

言至此处,薛舒窈螓首愈发低垂,似是愧疚难当,继续说道:“然如今事已至此,皇家血脉,岂容有污?此风若长,必将乱了宫闱之序,坏了皇家声誉,损了祖宗之德。臣妾深知后宫管理不善,难辞其咎,已然亲手抄录数十卷经文,送至华严寺交予住持,祈愿能稍赎己罪。还望皇上圣裁,以正宫闱。”

说罢,薛舒窈再次福身,眼中似有秋水含悲,眉梢间尽是忧虑之色。

赵宵廷闻此言语,龙颜大怒,喝道:“大胆!” 尾音悠长,其震怒之意如狂风骤起,席卷殿中,“皇后,且将此事细细道来,可有证据?”

薛舒窈盈盈下拜,轻声应道:“启禀皇上,贤妃身畔宫女雁蓉现于殿外候旨,皇上若欲彻查,臣妾即刻传她入殿。”

赵宵廷微微皱眉,沉吟片刻,遂颔首道:“传。”

冯敬中侍立殿门之侧,闻得圣意,赶忙趋步向前,言辞恳切道:“皇上,龙体尚未痊愈,仍需将养。此事不妨稍缓,那宫女既在宫中,料也无法遁逃。待皇上龙体安康,再行审讯,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