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清依 作品

第250章 星辉道长(第2页)

赵宵廷盯着儿子发顶的玉冠,那是去年万寿节自己亲赐的羊脂玉琢成,此刻在烛火下泛着温润光泽,偏生叫人瞧不真切冠下人的神色。

“星辉道人所犯何罪?为何将他下狱刑部大牢?”指尖轻叩案几,震得金丹碗中涟漪微漾,“他供奉的丹丸,你可曾试过?”殿外雪粒扑打窗纸,沙沙声中混着更漏滴答。

赵锦曦忽然抬首,眼尾微挑之态竟与皇后如出一辙:“昨日儿臣麾下查得工部营缮清吏司李邦彦私售官窑器物,与三弟有所牵涉。才刚寻得些端倪,今日星辉道长便邀儿臣往玉清宫听经讲道,然未说上几句,那道长便欲行刺儿臣。父皇可还记得,月余前儿臣曾进言 ' 方士之言不可尽信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轻风君不醉请大家收藏:轻风君不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案上铜鹤香炉飘来几缕残香,混着雪水浸过的霉味,直往喉间钻。赵宵廷忽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溅出几点暗红,惊得一旁侍候的冯敬中扑通跪倒。

赵宵廷抬首问道:“太子所言锦旭倒卖官窑器物,可有凭据?皇宫御制之物,外头何人敢买?何人敢用?嗯!”

一股浓烈的压迫感扑面而来。赵锦曦不疾不徐道:“他们所售之人乃外邦小国,图谋可不止钱财。近年来,高丽屡屡骚扰我靖朝边境,不知其中可有三弟的 ' 功劳 '?”

“这孽子,朕已三番五次网开一面,还恢复他皇子身份。他犯下弥天大错,朕仍不忍将他从玉牒中除名,他为何就体会不到朕的一番苦心呢?” 赵宵廷捶胸顿足叹道。

“父皇一片拳拳爱子之心,儿臣自当感佩。然有些人天性凉薄、狠毒又自私,这是父皇也难以改变的。况且吏部王大人查出,三弟府内长史名下多家田产铺面,皆在匪患最烈的宝兴县。父皇,一个与土匪勾连的皇子,您当真还要继续纵容吗?”赵锦曦抬眸直视赵宵廷。

“咳... 咳... 咳...” 赵宵廷以帕掩口,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喘息间龙袍上金线绣就的云纹亦随呼吸起伏,“锦曦,你既已登太子位,朕便将这天下权柄尽付于你。至于锦旭...” 他目光幽幽望向殿外簌簌落雪,苍老嗓音里掺着几分疲沓,“便让他去浔阳就藩吧。朕这把老骨头在世一日,总不愿见你们兄弟刀刃相向。”

“儿臣遵旨。” 赵锦曦垂眸应下,睫毛在眼睑投下细碎阴影。殿中鎏金兽首炭盆燃得正旺,他却只觉遍体生寒 —— 那私售官窑、勾连外邦、豢匪殃民的三弟,竟只消去那山清水秀的浔阳,做个闲散藩王便能将所有罪过一笔勾销?金殿穹顶蟠龙衔珠的鎏金雕纹在烛火下明明灭灭,映得他眼底失望如深潭死水。

待退出养心殿,雪粒子打在玄色蟒纹披风上沙沙作响。赵锦曦望着漫天飞絮,忽忆起少时与锦旭同堆雪人的光景,那时三弟攥着糖葫芦冲他笑,眉眼弯弯似鎏金殿角的月牙钩。如今那钩子却淬了毒,专挑人心最软处扎。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他低低念出这句道家箴言,望着宫墙下被雪水浸透的残红,忽的冷笑一声。指尖抚过腰间鎏金佩刀,既然父皇不忍,那便让他来做那个刽子手吧。

暖炉里炭火爆开轻响,赵宵廷忽然抓起金丹碗砸向廊柱,青瓷迸裂声中,褐色药汁顺着蟠龙柱蜿蜒而下,宛如一道未愈的旧伤。

“去叫陆光周进宫。还有 —— 着人彻查太医院,朕的丹丸... 怎会有硫磺之气?”

冯敬中闪了闪眼眸说道:“是,皇上,奴才这就遣人去查。”

三皇子赵锦旭立于廊下,见秦审言与林景泽联袂入府,眉峰微蹙。他此时尚在禁足,往常秦审言来访皆需乔装改扮,今日却这般招摇,心中疑虑更盛。

未及他开口,林景泽已长揖及地,朗声道:“三殿下万安。某与秦大人奉太子殿下之命,特来征收赈灾银钱。太子殿下常言,三殿下忠君爱国、才略过人,昔年云中大战,殿下亲筹军饷粮草,解前线燃眉之急,实为我朝柱石之臣。今南方旱灾肆虐,高丽贼寇又蠢蠢欲动,然国库匮乏,太子殿下念及三殿下素有济世之才,定能十日内筹得百万银两。”

赵锦旭目光一沉,袖中指尖摩挲着羊脂玉扳指,忽而轻笑出声:“太子兄倒是抬爱本宫。只是本宫现下形同困兽,深居简出,纵有济世之心,怕也难筹金银。林大人这‘征收’二字,莫不是... 另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