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明辰的目的(第3页)

他可以克制滋长的野心,放弃一些欲望……

他这一路走来,清楚的认识到了人力的极限,也清楚的知道有些事情就是他不可为。

如果……旁人可以做到他的愿望的话,他可以放弃,哪怕前路是死亡,他都无怨无悔。

他这一生足够波澜壮阔了,走到了这一步,他其实很知足了。

走到现在,他失去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一个个赤诚热血的义士远去,理想渐渐变了味道,他亲生的弟弟离开了他……

继续走下去,他可能还会继续失去。

他很清楚,他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了。

再继续前行的话,可能就要挡住历史的步伐,被时代的车轮毫不留情的碾过去。

那个时候,他会失去更多。

只是,他不单单只代表他一个人。他还有孩子,他还有追随他的下属和士兵。

现在,他把选择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

他没有才能,不代表旁人没有。

如果汪宏博不愿意放弃现在的地位,也有着想要争夺天下的野心。并且决意为之付出一切。

那么汪槐就把最后的筹码放上牌桌,赌这这飘渺的一把。

否则……

汪宏博张了张嘴,竟发不出一点声音。

承迎着父亲的目光,他只感觉仿佛有山岳沉重的气魄积压在了他的肩头。

他知道,他的答案或许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他想了想,终是看着汪槐的眼睛,说道:“全凭父亲所愿。”

“父亲是皇帝,我就是父亲的太子。”

“父亲想要做农人,我为你放牛耕田。”

“在所有的身份之前,我是父亲的儿子。”

汪槐闻言浑身一震。

恍惚间,他好像在儿子的身上,看到了已经逝去的弟弟的影子。 他的弟弟孑然一身,没有娶亲,也没有子嗣,离开的干脆。

不自觉的,他抱住了儿子。

踏上这条路,千难万难,危机四伏,他失去了弟弟。

他的儿子呢?

他有些累了……

……

别看明辰这次出兵只带了八千,数量不多。

但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往往并不是泱泱无能之众,而是那些最为精锐的士兵。

这八千人便是乾元精心培养的精兵,还带着最新的武器装备,花钱如流水。

看上去数量不多,乾元其实也是出了不少本的。

这是第一战,不但要赢,务必要打的漂亮,务必要胜的干脆。

这样将大大有利于日后乾元东出,收复失地。

这是明辰和凌玉背的战略指标。

所幸结局完成还不错。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明辰个人的一个愿望。

那就是汪槐和血衣军。

明辰对血衣军的最高期望,是以义军救世的名声,以清君侧的口号,打进都城去,将那些盘根错节的权贵实力扫除,挟天子以令不臣,历经几代,最终拿到大权,得到好结局。

但是现在血衣军已经彻底走歪了,优势崩盘了,股票已经跌停,可以考虑宣布破产了。

再挣扎下去,其实也没什么意思。

明辰其实很不喜欢跟亲近之人做对手。他刚见到汪槐就感觉有些局促,听他慰问生活,更是感觉无奈。

他情愿汪槐冷漠些,甚至斥责他有关于汪柳之死。

只是……汪槐就是汪槐。

那么,明辰希望这位大哥眼睛能对于局势看的通透些。

与其等到后来战场上为敌。

不如想方设法,让他自己放弃掉野心。

乾元攻城打的摧枯拉朽,就是让汪槐看清双方军事和科技之间的差距。

描述一下如今乾元百姓的生活,则是告诉他,萧歆玥是个可以信任的领袖。

当皇帝,才能,血统,运气……都比不过对方。

打也打不过,发育也发育不过。

与其过把瘾把自己的筹码玩完,不如通透些,急流勇退,保住名声和很多人的性命。

这是明辰作为旁观者视角的建议。

不过,他没有将一切摊开说明,强行说服汪槐。

血衣军是大哥的人生,是他的全部。

他放弃了这一切,就代表着他放弃了自己的人生。

没有人有资格逼他做这个选择。

明辰和凌玉这段时间都很忙,也没有见汪槐。

乾元这次是以少胜多的战斗,明辰依靠战前恐吓和大炮威胁,主要以攻心为主,并没有杀太多的人。

大多数人都投降了。

这些俘虏士兵的筛选,处置,还有对于顽固分子反抗的战斗……这些事情都挺麻烦的。

明辰和凌玉需要一段时间的梳理。

杀降不详。

满口谎言的明辰,这次还真没杀降。

算计算计游牧匈奴那些蛮夷也就罢了。

蛮夷不算人,杀了也就杀了。

但是中原境内,这名声还是需要考虑的,本质上,这些人还都是乾元的子民和战士。

战场上厮杀,生死输赢那是各凭本事。

人家本身跟明辰没什么仇怨,投降了还杀,那就是谋杀。

消息流传出去,谁还降你?

对于逍遥城城中的百姓,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安抚。

毕竟日后萧歆玥的光辉总要照到这里来,不能给大家留下坏印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