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乱的海棠 作品
第406章 辅国大元帅(第2页)
说罢,裴元峥拂袖而走。
只留下昏死过去的裴元绍和将头死死埋在稻草堆里的裴元福。
......
一夜过去。
到了第二日朝会的日子。
为了迎接大军得胜归来和庆祝洛阳之围解除,今日举办的是大朝会。
只要在洛阳的大小官员皆是到场。
大朝会很是隆重,各种陈设也很是奢华。
在经过一套繁琐的步骤之后,皇帝和百官终于来到了紫微宫正殿。
所有官员站成数列,分列两侧。
其中文官居左,武将居右。
其实在宋朝之前,百官上朝都是坐着居多。
这就是所谓的君臣坐而论道。
但是这种坐着乃是跪坐,可不是搬把椅子给你坐。
而且朝会期间,讲究体态。
这就要求臣子必须保持一定的坐姿,可不能东倒西歪的。
保持这种坐姿时间长了,那必定浑身难受,还不如站着舒服。
作为穿越者的裴元峥,自然极为反感这种坐姿。
于是他在一开始就提出了,多搬几把椅子,让君臣都能坐下来。
可这个提议可把杨侗给气坏了。
我作为皇帝,坐在龙椅上也就算了。
但是你们群臣如果也都坐在椅子上,那像什么样子。
就算我是个傀儡皇帝,但是你们总不能装都不装一下吧?
除了他,很多隋廷旧臣也提出了反对意见。
认为这与礼法不符。
裴元峥也懒得与他们争辩,重点是要让自己有位置坐。
于是他就提出了一个各退一步的法子。
那便是大殿之内再放六把椅子,左右各三把,功高者可坐。
这个功高者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其在朝廷之内的地位必然也是极高的。
基本上就得类似于三公三师这种级别。
目前朝廷之内,符合这个要求的也就楚王裴仁基、燕王罗艺以及赵国公裴矩了。
他们三人位列三公,自然坐的这个位置。
只是罗艺远在涿郡,也就少了一人。
只有裴仁基与裴矩分别坐在了左侧第一把、第二把座椅之上。
照理来说,除这二人之外,应再无官员有资格坐这几把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