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4章(第2页)

“那是因为没人敢查。”谢正风推门进来,老书记的布鞋沾着泥,手里的塑料袋滴着水。

“这是从王主任家冰箱里搜出来的,”他把袋冷冻海鲜倒在桌上,“澳洲龙虾,帝王蟹,全是食堂的货。”

“你自己吃的倒是新鲜,我们吃的也没有问题,但用来扶贫、孩子们和普通职工的食物,却是问题极多!”

袋子里的购物小票显示,这些东西的“采购用途”写着“办公用品”。

网络上的“食堂反腐”话题迅速发酵。

有部委职工发视频,食堂的“扶贫大米”实际是陈化粮,而标价八元的“爱心粥”,成本还不到一元。

评论区里,“连吃饭都贪”的骂声淹没了理性讨论,某条热评说“周部长这是要从舌尖上的腐败查起”。

林昊带队审计后勤账目的时候,在保险柜里发现了本“白条簿”。

某页写着“某酒厂送酒五十箱,抵三个月餐费”,后面画了个笑脸,签名是王主任。

年轻干部的指尖划过另一行字,“某副司长女儿结婚,用食堂名义订了二十桌酒席,费用记在工会账上”。审讯室里的王主任还在狡辩。男人穿着看守所的蓝马甲,却依旧梗着脖子:“我这是为了给单位省钱!”

他突然对着监控喊,“周部长!我给您送过海鲜您忘了?就在您刚上任那周!”

周志高的目光落在办公桌的铁皮盒上。

里面的海参还真空包装着,是王主任之前塞进来的,现在贴着“违纪物品”的标签。

他想起洛汐的话,“爸爸的办公室连块糖都不能随便放”,那时的少女,已经比他更懂“防微杜渐”这四个字。

谢正风在查访基层商务局时,发现了更荒唐的事。

某县级商务局的食堂,一年的招待费高达三百万,而职工的午餐补助却被挪用,换成了过期的方便面。

老书记的手机里存着段视频,农民工蹲在食堂门口啃冷馒头,而里面的包厢里,领导们正举着茅台碰杯。

“从今天起,所有商务系统的食堂,必须安装阳光厨房。”周志高在视频会议上敲着桌子,“采购清单、收支明细,全部上网公示,谁要是再敢动歪心思,就去跟王主任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