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2573章(第3页)
“周部长,您看这树能活不?”老人的眼里闪着光,“村里的年轻人都说,等树长大了,河水就清了。”
小女孩往周志高手里塞了颗野草莓,红得像颗心。“叔叔,老师说这是环保莓,吃了就能记住要爱护河水。”她的头发虽然依旧稀疏,却比上次见面时多了些光泽。
周志高的指尖触到草莓的微凉,突然觉得眼眶有些热。
他想起肖市的夜市,想起青市的渔港,想起文县的花椒地,那些地方的老百姓,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脚下的土地。而他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守护不被辜负。
车驶离元市地界时,后视镜里的挖泥船还在作业,像群不知疲倦的愚公。
老郑递过来份新的行程表,下一站是西北的石县,那里的矿场污染问题,已经被举报了三年。
“周部长,要不要先休息一天?”老郑的声音里带着心疼,过去半个月,周志高平均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周志高翻开石县的举报信,某页画着个哭泣的孩子,旁边写着“爸爸在矿上得了尘肺病”。他往窗外指了指,远处的山脉在阳光下泛着褐黄色,像道沉默的伤疤。
“去石县。”他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那里的老百姓,还在等着我们。”
车过服务区时,周志高打开收音机,本地频道正在播放元市的新闻。
主持人说,首批污水处理厂已经试运行,黑水河的透明度提高了三十厘米,有渔民在下游发现了小鱼苗,灰黑色的,却活得很有劲头。
他望着窗外掠过的田野,突然想起父亲常说的“土地最记仇,也最念恩”。
你对它好,它就结出甜果子;你糟践它,它就长出苦根。而那些像郭有朋一样的蛀虫,终究会被土地唾弃,被历史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