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6章

想起阳市,靠着发展特色养殖和电商产业,不仅解决了就业,还让农产品走出了大山。为什么同样的政策,到了丁字县就落不了地?

他走进一家正在开工的小玩具厂,车间里弥漫着塑料味,十几个工人坐在缝纫机前,手里拿着半成品玩具。

“同志,你们这工资怎么样?活多不多?”周志高走到一个年轻女工身边,轻声问。

女工抬起头,脸上带着疲惫:“一个月三千五,活儿时有时无,忙的时候天天加班,闲的时候半个月没活干。”

“我老公在外地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孩子跟着婆婆,我想多赚点钱,可这厂里……”

她的话没说完,却让周志高心里更不是滋味。

老百姓要的其实很简单,不过是家人能团聚,能有份稳定的工作,不用背井离乡。可就是这么简单的愿望,在很多地方却成了奢望。

“厂长在吗?”周志高找到车间门口的办公室,里面坐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正对着账本发愁。

“我是厂长,您找我有事?”男人抬起头,眼神里带着疑惑。

“我是周志高,京城组织部的。”周志高亮出工作证,“你们厂为什么活不稳定?是订单少,还是销路有问题?”

厂长叹了口气,把账本推过来:“订单倒是有,就是利润太低。”

“我们没自己的品牌,都是帮别人代工,对方压价压得厉害,有时候忙了一个月,除去成本,根本赚不了多少。”

“想扩大规模,又没资金没技术,只能这么熬着。”

周志高翻了翻账本,心里有了主意。

他掏出手机,拨通了省发改委主任的电话:“王主任,丁字县的工业园区有不少闲置厂房,我想让你们牵头,联系几家有实力的企业过来考察,看看能不能搞产业转移。”

“另外,针对本地的小工厂,能不能出台些扶持政策,帮他们搞技术升级、打造品牌?”

王主任在电话那头赶紧答应:“周部长,您放心,我们明天就派人去丁字县,先做个详细的调研,然后对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