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法学天才,庆功宴
午后的阳光,穿过明净的玻璃窗。 教室内形成几块金色的梯形,无数微尘在光路中翩翩起舞。
黑板上,两行白色粉笔字清晰地写着:
民国九十五年,东都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专业课笔试。
考试时间:13:00-15:00。
数十名年轻男女正摊开试卷,埋头于桌案之上。
教室内,安静得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墙上的挂钟,时针刚刚走过数字“1”。
考试显然才开始不久。
方诚坐在教室倒数第二排靠窗的位置。
一身得体的白衬衣和黑色西装长裤,鼻梁上架着一副斯文的金丝眼镜。
再配上那顶足够以假乱真的秀发,将他身上那股凌厉的气息遮掩得一干二净。
如果不脱掉衣服,没人能将这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青年,与那具充满爆发力的强悍身躯联系起来。
此刻,方诚双手拿着试卷,并没有急于下笔。
而是目光沉静,先从头到尾通读一遍。
试卷分为三大块:基础理论、案例分析、论述题。
每一道题的题干和要求,都被他迅速摄入脑海,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解题轮廓。
“专注,开启!”
随着心中一声默念,周围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窗外篮球场远远传来的吆喝声,邻座考生紧张的呼吸声,监考老师皮鞋踩在地板上的轻响。
所有杂音瞬间被隔绝在外。
世界,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方诚仿佛进入独属于自己的,绝对安静的空间里。
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专注,他提起笔,手腕微动。
一行行工整隽秀的字迹,便如打印般出现在答题纸上。
他的书写速度极快,却不见丝毫潦草,每一个字都力道均匀,笔锋清晰。
与此同时,大脑在高速运转着。
那些储存在记忆深处的法学专著、核心期刊论文、经典判例,此刻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
而是化作奔腾的数据洪流,在他的意识中交汇、碰撞、重组。
最终凝炼成笔下最精准、最深刻的文字,迅速铺陈在卷面上。
一位体型微胖,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监考老师,正负着手,在过道间缓慢踱步。
他时不时停下来,瞥一眼旁边考生的答卷,然后又面无表情地走开。
当他走到教室后方,朝着方诚的座位瞥了一眼时,视线却不由得顿住了。
这位监考老师看到了一幕,令他格外诧异的景象。
那个长相斯文的男生,居然已经翻到了试卷的第二面。
“这么快?不可能!”
一个念头闪过,他下意识地以为对方是在胡乱填写。
毕竟,开考才十分钟不到啊……
他悄悄探过身子,凑近了些。
目光落在答题纸上。
然而,只是看了一眼,却彻底愣住了。
那卷面上的字迹工整得堪比字帖,论述题的回答更是有条有理,逻辑严密,毫无涂改痕迹。
尤其是一道极具争议性的论述题——“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中的适用困境”。
考生的回答,并非学生气的陈词滥调。
而是旁征博引,从法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切入,层层递进,鞭辟入里。
其论证之严密,见解之深刻,简直不像一个考生,反倒像一个在此领域沉浸多年的资深学者。
“天才!”
监考老师的脑海里瞬间蹦出这个词。
他的目光仿佛被磁石吸住,一时间竟忘了挪开。 甚至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生怕打扰到对方的思路。
墙上挂钟的秒针匀速行走,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时间在悄无声息中流逝。
方诚依旧奋笔疾书,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笔尖在纸面划动,发出连贯而流畅的声响,仿佛一曲动听的乐章。
当最后一个句号画下,他终于停笔,长长地吁出一口气。
双手在桌下交握,活动筋骨。
轻轻一捏,指关节发出一连串清脆的“咔咔”声。
也就在这时,注意到身后那道实在过于粗重的呼吸声。
方诚转过头,看向站得如同一截木桩般的监考老师,眼神中带着一丝诧异。
这位监考老师猛地回过神来,老脸一红,尴尬地干咳两声。
然后轻哼几声不成调的小曲,故作镇定地负手走开了。
方诚耸了耸肩,只当是个小插曲。
一行提示信息,在他眼前悄然浮现。
【专注经验+1】
【专注lv2(342/500)】
这次的题目确实有些刁钻,题量也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