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八百里 作品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二)(第2页)

仙师解释道:“你想啊,寒邪在身体里捣乱,身体就想办法把它排出去。拉肚子呢,就像是身体打开了一个‘排水口’,想把寒邪和那些不好的东西都随着大便排出去。这时候如果出现脉暴微,就是脉象突然变得微弱了,手足反温,本来手脚冰凉的现在变暖和了,脉紧反去了,就是原来紧绷的脉象松开了,这可都是好兆头啊!”

小弟子兴奋地问:“仙师,这为啥是好兆头呀?快给我讲讲!”

仙师笑着说:“这说明啊,身体里的正气在和寒邪斗争的过程中,把寒邪给打败啦!脉微是因为寒邪被赶走了,身体不需要那么强烈地抵抗了,所以脉象变弱;手足变温是因为阳气恢复啦,能温暖四肢;脉紧消失了,就是寒邪被赶跑啦,气血不再被束缚。所以啊,虽然现在还有点烦,还在拉肚子,但这都是身体在恢复的过程,肯定能自己好起来的,这就叫‘虽烦,下利,必自愈’。”

小弟子拍着手说:“哇塞,仙师您讲得太精彩啦!我感觉我对少阴病又有了新的认识。那仙师,这少阴病还有其他的症状和情况不?”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那可多啦!比如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这‘口中和’就是嘴里不苦、不燥、不渴,感觉挺正常。‘背恶寒’呢,就是后背老是觉得冷飕飕的。为啥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少阴病的时候,身体里的阳气不足,不能很好地温煦身体,后背又是阳气汇聚的地方,阳气不足就会觉得冷。这时候啊,就得用艾灸来给身体补充阳气,再喝附子汤来温阳散寒。”

小弟子挠挠头问:“仙师,这艾灸是咋给身体补充阳气的呀?还有这附子汤,都有啥药材呀?”

仙师耐心地说:“这艾灸啊,就好比是给身体点了一把小火,通过艾草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就像给身体里的阳气‘加油’。穴位就像是身体里的小开关,一刺激,阳气就被调动起来啦。这附子汤呢,主要药材有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附子可是个大功臣,它热性十足,能回阳救逆,就像给快要熄灭的阳气之火添了一把柴;茯苓能健脾利水,把身体里多余的水湿排出去;人参能大补元气,给身体补充能量;白术能健脾燥湿,让脾胃功能更强大;芍药能养血和营,让身体里的气血更和谐。这几味药搭配在一起,就能把少阴病导致的阳气不足、寒湿内盛的问题给解决掉。”

小弟子又问:“仙师,那少阴病还有其他特殊的情况不?我好想多了解了解。”

仙师想了想,说:“有啊!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这‘下利清谷’就是拉肚子,拉的都是没有消化的食物,就像吃啥拉啥;‘里寒外热’就是身体里面寒得厉害,外面却感觉有点热;‘手足厥逆’就是手脚冰凉;‘脉微欲绝’就是脉象微弱得都快摸不到啦;‘身反不恶寒’就是本来应该怕冷,现在却不怎么怕冷了;‘面色赤’就是脸红红的。为啥会出现这么复杂的症状呢?这是因为少阴病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身体里的阳气极度虚弱,阴寒太盛,但是阳气又不甘心被打败,就会出现这种阴阳格拒的情况,就是身体里的阴阳就像两个调皮的小孩,在打架,互相不让对方好过。”

小弟子惊讶地说:“仙师,这也太复杂啦!那这通脉四逆汤又是咋治病的呢?”

仙师笑着说:“这通脉四逆汤啊,就是专门来解决这种复杂情况的。它的药材和四逆汤有点像,主要有附子、干姜、甘草。附子还是那个能回阳救逆的猛将,干姜能温中散寒,增强附子的作用,甘草能调和药性,让整个方子的效果更平和。这三味药一起发力,就能把身体里的阳气给拉回来,让阴阳重新和谐起来,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症状都给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