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八百里 作品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四十四)(第2页)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把这两味药材准备好后,加上五升水。这五升水啊,换算到现在差不多就是10斤水呢,可不少哦。然后先煮紫参,煮到最后啊,取出来二升水。接着把甘草放进去,再接着煮,煮到最后取出来一升半水。把药渣去掉,剩下的药汁分成两份,每次温着喝一份。”

小弟子调皮地眨眨眼睛,说:“仙师,这听起来好像不难嘛。可煮药的时候有没有啥要特别注意的呀?”

张仲景仙师认真地说:“煮药的时候啊,火候很重要。一开始要用大火把水烧开,然后转小火慢慢煮,这样药材里的有效成分才能充分溶解到水里。就像炖红烧肉,一开始用大火把水烧开,让肉表面迅速受热,然后转小火慢慢炖,肉才能入味。要是火候不对,药材的药效就发挥不出来啦,那这药可就白煮咯!”

“还有啊,煮药的锅也有讲究。最好用砂锅或者瓦罐,因为它们受热均匀,能更好地保留药材的药性。可别用铁锅或者铝锅,这些金属锅可能会和药材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就好比你用不同的锅炒菜,味道可能就不一样。用错了锅,这紫参汤的效果可能就大打折扣啦!”

小弟子乖巧地点点头,说:“我记住啦,仙师。那仙师,从中医理论上来说,为啥紫参汤就能治下利、腹痛、胸痛这种病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小弟子,这就涉及到中医的五行学说和气血理论啦。在五行学说里,脾胃属土,肝属木,正常情况下,木克土。当人出现下利、腹痛、胸痛这些症状时,往往是身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出现了紊乱。”

“下利可能是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这就好比土地的灌溉系统出了问题,水和养分不能正常输送。腹痛呢,有可能是肝气不畅,肝郁气滞,就像木的生长方向出了偏差,对脾胃产生了过度的克制,影响了脾胃的正常功能。而胸痛则可能是气血在胸部的运行受阻。”

“紫参汤里的紫参,能清热利湿,帮助脾胃恢复正常的运化功能,就像把土地的灌溉系统修理好。它还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让肝气顺畅,解除肝郁气滞的状态,就像把木的生长方向调整好。甘草呢,能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功能,还能调和诸药,让整个方剂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像给整个身体的运行系统做了一次全面的维护。所以呀,紫参汤就能针对这些问题,让身体恢复健康。”

小弟子又好奇地问:“仙师,那在喝紫参汤之前,需不需要通过脉诊来判断一下病情呀?脉诊在这种情况下能起到啥作用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这脉诊可重要啦!在喝紫参汤之前,通过脉诊能了解病人身体的具体情况,就像给身体做一个全面的‘体检’。正常的脉象应该是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和缓有力,就像一个健康的小火车,平稳又有节奏地运行。”

“要是出现下利、腹痛、胸痛的情况,脉象可能就会有变化。比如说,脉象可能会比较弦,这就像琴弦一样,绷得紧紧的,说明身体里有肝郁气滞的情况。因为肝郁气滞了,气血运行不顺畅,脉象就会表现得比较弦。”

“还有可能脉象会比较滑,滑脉就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一样,很流利。这可能意味着身体里有痰湿或者食积。下利、腹痛、胸痛也有可能是这些原因引起的。通过脉诊了解脉象的变化,就能更准确地判断病情,看看是不是适合用紫参汤。”

“比如说,如果脉象弦细,说明肝郁比较明显,同时气血也有点不足。这时候用紫参汤,就能更好地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同时甘草还能起到一定的补气作用。要是脉象滑数,说明有湿热和食积,紫参清热利湿的作用就能更好地发挥,帮助身体把这些不好的东西清理出去。所以脉诊就像是医生的‘秘密武器’,能让治疗更加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