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好消息(第3页)

国家要发展起来,工人下岗,企业改制是必然要进行的。

但不得不承认,在当初的那个过程当中,有一部分人的利益,确实是被牺牲掉的。

现在有机会弥补,郑青云自然不会吝啬。

下午的时候,他还专门去了一趟县委大院。

发生了这么多事情,自然要跟县委书记林振东汇报一下。

两世为人,郑青云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不管什么时候,对一把手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敬意。

很多人不理解这个道理,总觉得只要有能力,一把手还能怎么样?

但事实上,体制架构如同精密齿轮,一把手作为内核枢钮,掌握全局信息与决策权重。

一项政策从蕴酿到落地,需协调多部门资源,平衡各方利益。若擅自做主,很可能因信息差导致政策冲突。

而且,体制内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征地拆迁、资金拨付等事项,稍有疏漏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定期汇报进展,既能让一把手及时纠偏,也能通过集体决策降低个人担责风险。

就象郑青云推进国企改制调查时,每步都向林振东同步情况,既争取了支持,也规避了孤军奋战的隐患。

更深层看,这是组织纪律的体现。

体制运转依赖层级分明的指令链,一把手的决策往往凝聚着集体意志。

遵重其统筹,实则是维护组织权威的统一性,避免因多头指挥导致内耗。

尤其在基层,政策落地需打破部门壁垒,唯有通过一把手协调,才能让信访局、纪委、国资委形成合力,就象查处高义案时,正是因为统一调度,才让各部门高效联动。

当然。

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对于任何一个部门和地方来说,一把手代表着党委的领导。

除非你不想在体制内混下去了,否则得罪一把手,那就意味着仕途的终结。

郑青云是个聪明人,他当然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才是最有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