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借势推动!大清活祖宗!(第2页)
而汉军旗的女子能做皇室成员的嫡福晋,这也是一个加深融合的信号,今日能成为亲王福晋,来日大清不然也可以出一个汉军旗的皇后太后。
毕竟弘时的子子孙孙实在是太多了,足足有上万人,而满清的贵女又只有那么多,光盯着那点儿女孩儿,根本就不够用。
如果你是个王爷,一个是满军旗包衣中七品小官儿家的女儿,一个是汉军旗二品大员的女儿,抛弃满汉军旗之别,让你从心里来选择,你更愿意选择谁呢?
肯定还是势力更大的二品大员的女儿吧,毕竟对方身份更高不说,也符合利益的最大化。
满军旗的贵女不够,身份太低的又够不上皇家的门槛,如此之下,当然就是在汉军旗里选择了。
而同样的,民间为了增加人口,鼓励生育,汉人的数量大大增加,满人的基础数量肯定不够,为了不被落下太多,朝中也只能解开满汉通婚的禁令,让满人多娶多纳一些汉人的女子,多生些孩子……
当然了,比起这种民族融合和国家大事,更让李静言高兴的反而是另外一个改变。
那就是以后大清的所有人,都不必再留那个丑丑的辫子头了,毕竟这都打到海外走出国门了,这个辫子头难不难看的,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有数,总不能在外面去丢人吧?
而且随着和荣等公主功成名就,称王称霸,为了方便,她们身边也任用了不少的女史,女性的地位也在随之而提升。
这点从女子的装扮也更加百花齐放,不再拘泥于旗装旗头,更加的开放大胆就可以窥得一二!
除此之外,还有种种的规矩和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变,默默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只能说有了外部的矛盾和压力,内部的很多问题都更容易被推动着解决。
当然了,这其中的推动,肯定少不了李静言和弘时发力,如果说顺势而为,那么局势更像是一股东风,而李静言和弘时这对母子就是那点火的人,让这场星星之火越烧越大,最后足以燎原!
不然朝中的那群守旧满臣们,恐怕是宁愿遏制朝廷和诸王的发展,也不愿意见到汉臣一系壮大。
更别说不剃辫子头了,肯定也有不少人会想说违反祖宗规矩,成何体统等等!
不过这一切意见和劝谏,在面对弘时这个太上皇的时候,根本就屁用没有!
随着儿女们越发的有出息,在各处称王称霸,弘时这个太上皇的底气也是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