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道信息凯歌 作品

第324章 山娃壮年64集

半壁山的秋阳把土路晒得暖烘烘的,路边的狗尾草结了籽,沉甸甸地垂着。?x,w!q¢x^s,.!c,o`m\赵明的帆布包带磨着锁骨,有点疼——里面装着给张愿达带的半袋板栗。

赵明离开了老家半壁山,尽管二次离婚的妻子秀兰,在后面疯狂的叫骂,他毅然决然的,头也没回地走了。

他憎恨自己的家乡,虽然在家乡有结发妻子秀兰,为他生儿育女,但,对于他来讲,家乡没有幸福感,婚姻也是死亡的婚姻。如今,甩下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就像丢弃了“病包”一样,他解脱了婚姻的枷锁,他只有这样决然的离开,才能再次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生活。

在大东北一呆就是大半辈子,他虽然在20岁时就与秀兰成了亲,但婚后一个月就偷偷报名参了军,四年后面临复员回家或是选择去内蒙古参加志愿兵,他不想回家面对秀兰那没有感情的婚姻,逃婚到了大东北,参加了志愿兵。

他没有家的概念。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让他不得不留恋这片冰冷的热土,这里成为了他的避难所,婚姻逃脱的避难所。

其实他的心里很苦,婚姻的不幸,生理上的需求,稀里糊涂的和前妻秀兰有了六个儿女,牵绊拖累了他的前半生,他可以放弃妻子,但放弃不了儿女,他是属虎的,虎毒不食子,他对儿女要负责任,要让他(她)们都有文化知识,不白来人间一趟,让他(她)们用知识改变命运,脱离农村,走出大山,走向社会的大舞台。

就这样,他把东北当成了学习的根据地,大女儿小云、二女儿小花、三女儿小可和老儿子小宝,姊妹四个都在这里生活过,学习过,一起奋斗过。

就因为自己是初中还没毕业的大头兵,复员转业到了林业部门,几十年还是一个小科员,他有理想,有抱负,也有能力,但得不到社会上的认可。

因为文化水平低,又没有背景和关系,只能忍气吞声的,干着最底层的工作,挣着微薄的工资。,咸′鱼′看-书¨网/ ~更?新_最¨全?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女身上,所以,他拼命地,超乎寻常的支持儿女们考学,他认为人生只有“智取华山一条路”,用知识改变人生,改变命运,

实践证明了,他认为自己走的路线是正确的,通过他的努力,使自己的长子山娃考取中专,后又念了中文电大,现在当上了企业厂长;

长女小云,考取了承德卫校中专,有了医院护士工作,找了在法院工作的丈夫;二女儿小花,内蒙古建筑学校中专毕业,也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建筑公司当了技术员。次子小生,是最有出息的一个,顺利考入大学河北师大,再有一年也快毕业了。

现在还有小女儿小可还在东北复习考学,老儿子小宝在东北上高三,到明年暑假毕业,与其老姐小可一起高考,只要她俩再考上学,他的使命就完成了。

后半生,他要为自己而活,特别是遇到了红颜知己张愿达,第一次去她家,给她的拥抱和做得一碗西红柿鸡蛋面,至今还难以忘怀。他记住了临别时,张愿达的嘱托,让他把家事处理好了,儿女之间的关系理顺好了,再来找她,

这次,他和前妻二次离婚了,儿女们除了两个小的在上学,其他的都有了着落,所以,他要二次去接她,到库都尔林业局和自己组建一个浪漫、幸福的美满家庭,爱情由这里开始,他要追求自己的爱情,迟来的爱也是爱情,后半生他要不白活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