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据南国而望天下!(第2页)
“天下,当为天下万民之天下!”
就算是李岩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天下,也不过只是换了一位主人,换了一任皇帝。
天下从未改变,世界也从未改变。
不过是一群王侯,取代了另一群王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天下,不会是万民之天下。 而李岩,甚至连这都做不到。
他麾下的万民军,和历史上的李自成麾下的顺军一样,都挡不住清军……
在他选择与外人联合之时,就已经失去了一位雄主应有的气度。
若是一直胜利还好。
但只要遭遇一次惨痛的失败。
无论是他李岩,还是万民军,都没有办法从失败之中站起来。
在一次次的逃窜,一次次的放弃之下,他们早已经失去了拼死一搏的勇气,丧失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就如同历史上的李自成一般。
在一片石大败之后,犹如丧家之犬一般仓皇而逃,甚至连守卫北京的勇气都没有。
陈望心如铁石,满目的疮痍没有办法影响他的心绪分毫。
有的时候,他在想,如果他是李岩的话。
他会怎么做。
在这样的时刻,身处于这样绝望的处境。
在很多的夜晚,他也曾经思索过。
不过陈望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因为他绝对不会和李岩走到相同的处境。
自始自终,他想要的不是那皇帝的尊位。
他的野心,也从来不是成为天下的共主。
最初,他只是想要为自己争一条活路。
但是现在,在手握权柄,在肩负着数以千万计生民的命运时刻。
他想要的。
是让崖山那样的惨事不再出现。
让神州之地,不会再闻胡笳之声。
是让天下重新回归安宁,是要让这天下焕然一新。
真正的。
改天换日!
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也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他不会逃跑。
绝不。
哪怕是风雨再如何的暴烈。
哪怕是前路再如何的曲折。
他仍旧会迎难而上,仍旧会砥砺前行。
陈望不知道自己所走的这一条路是否正确。
时代的局限,历史的限制,决定了他不可能彻底的改天换日。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走下去的决心。
一粒名为希望的种子被播下。
终会在神州的这片沃土之上生根发芽。
后世的路。
自有后世的人去走。
他要做的,是留住今世。
为后世的人留下一份遗产。
一份能够改变天下的遗产。
“大哥。”
一声轻唤,打断了陈望的思绪。
陈望循声望去。
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你来了。”
陈望平静的脸庞终于是有了些许的波动。
来人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笑容,迎着陈望的目光一路走来。
来人伸出了双臂,陈望也伸出了双臂相迎。
两人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
亦如辽东血战之时。
“幸不辱命。”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陈功。
早前便被陈望派去运河的两岸募兵训练的陈功。
如今的陈功不再只是那个一直以来都跟随在陈望的身侧,莽撞冲动的青年小伙。
陈功的身上多了一份沉稳的气质,也多了一丝从容不迫。
多年的征战,悉心的教导,让陈功与以前的自己早已经截然不同。
“辛苦了。”
看着眼前满脸倦容的胞弟,陈望的表情缓和了许多。
在去年,也就是崇祯十五年的时候,陈望在襄阳大婚之后,便让陈功东去抵达了南直隶的运河两岸。
漕运断绝之后,运河两岸百万漕工无业,滋生了混乱。
南直隶经受了连番的战乱,万民军根除了大量的地主士绅,使得南直隶凭空多出了大量无主的土地。
所以这些漕工基本都重新编为屯民,以军屯的形式,重新安置在南直隶的各地。
运河的漕工们,其实是最好的兵员。
他们的体格坚韧,吃苦耐劳,有秩序,听指挥。
只是让他们作为屯民,实在是过于可惜。
当时南直隶的战兵早在凤阳一战损失殆尽,连各城的防务都出现了问题。
所以陈望派遣陈功过去,增设了靖南镇,定兵额六师,练兵七万两千人。
调陈功,为靖南镇镇守总兵官,总辖练兵事务。
后来朝廷加封为陈望为靖南侯,为避名讳,陈望将陈功镇下的兵马改为平南镇。
这支兵马一直以来,都在南直隶凤阳府的东面泗州训练。
因为周围都是军屯的原因,这些军屯作为民兵也一直都在训练,所以若不是仔细探查,便难以知晓。
通过情报司的情报,陈望一直都清楚,李岩并不知道在泗州,自己还有这样的一支兵马。
而陈功麾下的这支兵马,虽然在此时已经经过了差不多三四个月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