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九 作品
第66章 小富婆(第2页)
这些都是位于神京城的产业,是当年贾敏出嫁时荣国府所给的嫁妆之一,后来贾敏随着林海远赴扬州任职,就将这些产业委托给了贾府代为管理,每年只需将田庄和店铺的账簿和出息都折算成银钱,送去扬州即可。
贾敏在世的时候,黛玉跟在她身边,也曾听她跟手下人说起过这些田庄和店铺。
说是刚离开京城的那几年,这些田庄和店铺还能有些盈余,只不过一年比一年少,到了后来,账面上更是年年亏损,每年连银子的踪影都看不见了。
贾敏是何等聪慧之人,自然知道这其中必有猫腻,只是远在扬州鞭长莫及,代她管理的又是自己的娘家,因此也不打算为了这点小事而兴师动众。
反正林家有几代传下来的财富,区区几间田庄和店铺的出息,还真不被看在眼里。
何况贾敏持家有道,光是搬到扬州之后,用她自己的私房置办的那些产业,每年的出息和盈余就足以供得起整个林家的花销,完全用不着斤斤计较。
贾敏过世之后,她的这些嫁妆私房,自然就成了黛玉的所有物。
只不过因为黛玉年纪尚幼,这才暂时由林海代为管理。
这次北上神京,林海便从贾敏的嫁妆里找出了这几间田庄和店铺的契约,直接去衙门操作一番,过户到了黛玉的名下,算是给她的又一重保障。
有了这些东西,足以确保黛玉在京城继续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黛玉记得,前世父亲也给过自己这么一个小匣子。
只是到了贾府之后,生活方面有贾母亲自安排关照,倒也没什么需要另外购置的,顶多偶然拿些银子让厨房置办酒席宴请姐妹,或是点几个自己喜欢的菜色,以及打赏身边的下人们,每年花个几十、上百两的银子也就尽够了。
所以这匣子里的银票是越积越多,只是后来贾府为了修建大观园几乎掏空了家底,当家的凤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得不求到黛玉头上来,把银票借走了一大半,直到黛玉香消玉殒也不见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