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族学(第2页)

她缓缓地摇了摇头道:“咱们贾家子弟,向来都是在族学里念书的,这可是祖上传下来的老规矩。贸然打破这个传统,恐怕不太妥当吧……”

黛玉轻启朱唇,缓声道:“有些不合时宜的规矩,若不及时更改,只怕会误人子弟。就拿府上的族学来说吧,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未能为贾家培育出一个名副其实的进士或者举人来。由此可见,其教学水平实在难以令人恭维!”

贾母听后微微颔首,陷入沉思之中。

她细细地回想着近些年来贾家在科举之路上的种种经历和成果,不禁暗自叹息。

的确如黛玉所言,自家族打算弃武从文、踏上科举这条道路之后,时至今日,满打满算也就只有贾敬和贾珠这两位,算得上是有希望成才的苗子罢了。

想当年,贾敬身为宁国府的少主人,家族对他寄予厚望,所给予他的教育资源自然也是最顶尖、最好的。

在贾代化坚定不移地支持下,贾敬根本无需踏入族学一步,因为家里早就专门为他聘请了新科进士来作为启蒙老师。

这位新科进士满腹经纶、学识渊博,贾敬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打下了坚实的学问根基。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业的进步,贾敬又顺利进入了国子监深造。

要知道,国子监那可是汇聚天下英才之地,能入此学府者皆是人中龙凤。

而且更为难得的是,贾敬因着贾代化的关系,再加上自身的才华和品德,之后还被选中成为太子伴读。

正是得益于众多名师的精心栽培与教导,再加上贾敬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天赋异禀,最终使得他成功考取了进士。

只是这份荣耀,却没有族学的半点功劳罢了。

时光荏苒,继贾敬之后,又轮到了贾珠崭露头角。

与贾敬不同的是,贾珠最初是在族学里接受启蒙教育的。

然而,当他年纪稍长一些后,深知儿子潜力巨大的贾政,便开始四处托人找关系,终于从外面请回了一位声名远扬的名师,让其专门负责对贾珠进行一对一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