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笔友(第2页)

原着里最后虽然没有提及乌家,但从之前寥寥几笔的描述中就能够看出,乌进忠、乌进孝两兄弟在辽东田庄几乎已经可以一手遮天,多年来十几个田庄的收益,绝大部分都落入了他们一家的腰包。

恐怕在辽东的田庄里,众人只知道有乌家,而不知道什么贾家。

而且辽东之地又天高皇帝远,就算日后贾家倒台,朝廷也未必会想得起远在辽东的那十几个田庄,到时候乌家人只要从中做做手脚,多花一点银子,立马就能翻身成为田庄真正的主人,继续在辽东作威作福。

不过现在贾家既然已经提前想到要处置乌家,那乌家人的命运就确定无疑的要改写了。

对于自己无意间蝴蝶效应所引发的这种后果,黛玉毫不在意。

贾家下面的这些奴才,只要手里稍微掌握点权势的,多半都不是什么好人。

那乌家兄弟当着贾珍、贾赦的面都敢弄虚作假、吃里扒外,想必在辽东管理那些田庄的时候,也做下了不少敲骨吸髓的事情。

所以就算被贾珍和贾琏一窝端了,查抄家产,也是罪有应得。

黛玉自从在牟尼院结识了妙玉之后,虽然回到了贾府,同对方之间仍然时不时的会有一些书信来往。

妙玉表面上清高,其实骨子里却是个耐不住寂寞的性子,难得遇到黛玉这么一个能够引起自己共鸣的知音人,自然不肯轻易断了联系。

所以许多时候,都是妙玉主动遣人送来一张花笺,上面或是写着一句暗含佛理的谒语,或是几句发人深省的诗词,有时候甚至只是寥寥几笔的随手涂鸦,倒像是打哑迷似的。

这些当然难不倒黛玉,她每每看过之后都会微微一笑,写下的回信也相当随心所欲,乍看上去甚至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却次次都能戳中妙玉的痒处。

因此,妙玉也就越发热衷于这种文字或书画上的交流。

在这种频繁的交流之下,她与黛玉之间的关系,倒比前世的时候还要好上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