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利国利民(第3页)

不过,如果高产粮种当真可以大规模地推广普及开来,并且借此拯救成千上万黎民百姓的生命,那么其中所积累的功德,必定会有一部分降临到她的身上。

届时,想必主神空间里也将会有一笔巨额的气运反馈入账。

对于黛玉来说,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黛玉叮嘱身边的众人,对于今天的事情要记得保密,不可在外面随便乱说,随后就匆匆的返回了贾府,关起门来开始整理有关高产粮种的相关资料。

此次,黛玉计划拿出的主要是小麦和水稻这两种在大夏朝早已广泛种植的农作物。

之所以选择它们,原因在于几乎所有的农人对这两种作物的培育方法都了如指掌。

这样一来,推广工作将会变得事半功倍,能够更快地让更多百姓受益于高产粮种带来的丰收成果。

此外,这两种作物的种子资源相对较为充裕。

如今,在黛玉名下的两座田庄里,超过半数的土地都被用于种植小麦和水稻。

这不仅保证了充足的种子供应,更为大规模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像土豆、玉米以及红薯这类,大夏朝以前并没有、同时产量相当惊人的农作物,虽然前景广阔,但在黛玉的田庄中才刚刚开始进行培育,其种子数量仍然有限,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而且相应的培育记录也残缺不全,贸然拿出来很容易会让皇帝这样的聪明人看出破绽,因此最好还是在自家的田庄里多培育几年再说。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

黛玉觉得,一次性拿出太多的高产粮种,也并不是什么好事。

一方面,朝廷在推广的时候会增加不少工作量,甚至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毕竟像土豆、玉米、红薯这些以前没见过的农作物,农民未必会有足够的信心去种植它们。

另一方面,一次性拿出来的东西太多,也会让自己成为有心人的针对目标,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还是适当低调一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