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归家(第2页)

譬如即将更改的宫规,把原先年满二十五周岁才能出宫的限定条件,放宽到了年满二十周岁。

如此一来,虽然宫女们出宫的时候仍然算得上是老大不小,但因为自身有着在宫中浸染多年的优势,容貌、气质、品行、心性都已经得到了锻炼,在民间百姓的心目中,也不失为宜家宜室的好对象,不至于再像以前那样,成为婚姻市场上的老大难。

那太监抓住机会奉承了黛玉几句,只说宫里有许多到了年龄的姑姑们,都相当感激黛玉的仗义执言。

黛玉当时对皇后说那番话,最重要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早些将元春迎回家,当然,若是能够改变众多宫女在宫中徒劳无功的蹉跎岁月的命运,也算是意外之喜。

老实说,能够得到皇帝和皇后的额外开恩,提前将元春放归家中,就已经算是达到目标了。

但黛玉却没有想到,如今的皇帝竟然有如此大的魄力,延续多年的宫规说改就改,丝毫不担心那些老顽固们的口诛笔伐。

这倒是让她对皇帝又增加了几分好感。

但是贾府的人就有些尴尬了。

如此大张旗鼓的来聆听皇帝和皇后的御旨,结果,原来是他们家的姑娘被送回来了?

贾母、贾赦等人倒还好些,毕竟心里早就已经有了准备,压根就没指望元春能够在宫里给家族拼出个什么名堂。

贾政和王夫人的心里就不怎么好受了。

元春这么一回府,就相当于他们之前几年的投入全都打了水漂。

贾政心里也只是难受了那么一会,很快就自我安慰了过来。

毕竟把元春送进宫里去之后,他基本上就没怎么再操过心,后续的一切事宜都是王夫人在经手。

虽说好不容易养到这么大的姑娘,直接送到宫里去给别人为奴为婢,贾政心里的确不是很痛快。

但他对亲生儿子的教养都不算太上心,又何况只是个女儿呢?

送回家来也好,省得王夫人还要天天想办法拆东墙补西墙的往宫里送银子,有银子去打发那些贪得无厌的太监,拿来给自己风花雪月不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