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九边异动(第2页)

稍微放出神识观察了一下,发现最为关心正在讨论的事情的以男学生为主,而表现出愤慨之色的绝大多数是武将家的孩子,或是自身武艺和兵法学的比较好的。

黛玉心里微微一动,觉得多半是边境上出了什么事情,于是稍微留神听了两耳朵。

众人在议论的果然是边境的战事,却是昨日朝廷收到了九边来的消息,北方的蛮夷三番四次的南下打草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朝廷虽然派了军队在九边重镇防守,然而边境线实在太过漫长,就算前朝曾经修建了长城用来抵御北边蛮夷的入侵,但在岁月的侵蚀之下,多多少少也会出现一些缺口,难以完全防御全是骑兵、来去如风的北方蛮夷。

因此,蛮夷南下打草谷的事情传入朝中之后,大臣们顿时吵作一团。

以勋贵为首武将态度都比较激进,纷纷表示朝廷应该立即派兵北上迎敌,给予蛮夷迎头重击,这样才能彰显大夏的国威,同时震慑边境的宵小,让外敌日后不敢再越雷池一步。

朝中的文臣却觉得目前在边境上只是出现了一些小打小闹,犯不着把事态扩大化,以至于劳民伤财。

毕竟枪炮一响,黄金万两,虽然冷兵器时代打仗不像后世那样动辄耗费巨资,但抽调这么多的青壮劳动力赶赴前线,同时还要筹措粮草和军饷,同样会对大夏朝的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何况北方的蛮夷十分狡猾,首领的王庭都设在草原的腹心地带,还会经常迁移,不是蛮夷的自己人,压根就找不到准确的地点。

因此,这场仗就算打赢了,也不可能全歼蛮夷,最多能消灭一些他们的有生力量。

最可恶的是,每到这种秋去冬来、草原上的日子难过的时候,蛮夷都会把主意打到大夏的身上,而被他们派来打头阵的,也多半都是一些老弱病残。

这些人口原本就是蛮夷在日子难过的严冬需要抛弃的负累,因此在打仗的时候作为炮灰也毫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