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溪谷遇袭(第2页)

然而,袭击并未结束。爆炸的硝烟还未散去,从两侧高地的密林中,突然响起了密集而精准的自动武器点射声!

砰!砰!砰!砰!

子弹如同长了眼睛般,专门瞄准那些试图抬头还击或移动救援伤员的特战干员!

又一名干员头部中弹,一声不吭地倒了下去。

“狙击手!至少两个!在高地!”

夜莺凭借敏锐的听觉和观察,迅速判断出枪声来源,她立刻依托一块岩石,用她的rC-15步枪进行压制还击,子弹打在远处的树林里,枝叶纷飞。

“妈的!中埋伏了!”

乌鲁鲁怒吼着,用他的速射机枪对着子弹射来的方向疯狂扫射,试图用火力压制对方,但对方占据绝对地利,打得极其刁钻,根本不露头。

“撤退!交替掩护!离开这条死亡溪谷!”

内务处中士咬着牙下达命令。

队伍惊慌失措地试图向后撤退,但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本的退路已经被密集的火力封锁得水泄不通。

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打得他们根本无法抬头,更别提逃脱了。

他们被困在这条狭窄的溪谷里,四周都是高耸的山峰,根本无路可走。

敌人的火力异常凶猛,将他们死死地压制在原地,让他们完全动弹不得。

随着时间的推移,伤亡数字不断攀升。队员们的呼喊声、呻吟声此起彼伏,鲜血染红了雪地,场景惨不忍睹。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噩梦的开始。

就在其他几个搜索方向,类似的伏击和诡雷陷阱几乎同时爆发。

有的小队不小心踩中了雪地里掩埋着的、压力触发的地雷,瞬间被炸得血肉横飞;

有的小队则遭遇了预设的吊木和滚石的袭击,被砸得七零八落;

还有的小队被隐藏在暗处的敌人用精准的冷枪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步步退缩!

“判官!判官!d 组遭遇猛烈火力!请求支援!”

“f 组需要医疗撤离!我们有多人重伤!”

“g 组失去联系!”

无线电里传来的求救声此起彼伏,整个战场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

坏消息如同雪片般通过无线电传到何成的指挥车。

他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

敌人显然对他们的战术和搜索路线了如指掌,充分利用了地形的每一分优势,将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环境都化为了致命的武器。

这根本不是遭遇战,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请君入瓮的屠杀!

“命令所有单位!停止前进!就地组织防御!优先抢救伤员!无人机给我盯死他们!炮兵!给我轰击可疑火力点!”

判官几乎是咬着牙下达命令。

这次清剿行动,已经失败了。

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减少损失,把尽可能多的人撤出来。

gti的炮兵部队开始了火力覆盖,Lrpp-100/120 轻型迫榴炮的炮弹呼啸着砸向两侧的山脊和密林,暂时压制了敌人的火力。

趁着这个机会,各小组艰难地拖拽着伤员,交替掩护着,狼狈不堪地撤出了那片死亡之地。

当清剿队伍最终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阵亡者的遗体和大批伤员撤回莫斯塔尔营地时,气氛降到了冰点。

伤亡数字报上来,触目惊心。

一次志在必得的清剿,却以惨败告终,这对士气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指挥所里,判官和露娜等人面对着一张巨大的地形图,上面标记着此次行动的路线和遇伏点。

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

“他们的战术……极其老辣……”

露娜的声音有些沙哑,她指着几个遇伏点,“他们完全预判了我们的推进路线和习惯。诡雷的设置位置、狙击点的选择、火力交叉的安排……每一步都算死了我们。这不是普通的逃兵,这是……大师级的手笔。”

“尤其是这个‘白鹰’……”

夜莺补充道,她的脸色也不好看,“她的狙击不以求杀敌为首要目的,更像是……一种精确的指挥和压制。她打伤而不打死,迫使我们去救援,从而踏入更多的陷阱……这是一种心理战。”

判官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的骄傲和自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就在这时,营地防空警报再次凄厉地响起!

“哈夫克无人机空袭!高度3000!数量六!方向东南!”

特战干员们疯狂地冲向防空阵地。

仅剩的、还能工作的“红旗-17A”发射车和便携式防空导弹纷纷扬起发射管。

“开火!”

导弹拖着尾焰升空,在灰白色的天幕上炸开一团团黑烟。

大部分来袭的哈夫克“猛禽”无人机被成功拦截、凌空打爆。

但依旧有三架技术最新、速度最快的A-105“猛禽”无人机,凭借着优异的机动性和电子对抗能力,如同毒蛇般突破了防空火网。

它们猛地俯冲而下,机腹下的精确制导炸弹带着死亡的尖啸,径直扑向营地核心的指挥区域和难民聚集区!

“隐蔽!!!”

巨大的爆炸声接连响起。

一顶存放医疗物资的帐篷被直接命中,瞬间化为火海。

另一枚炸弹落在难民区边缘,虽然偏离了预定目标,但剧烈的爆炸依旧将好几个营房震塌,引起了巨大的恐慌和哭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