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围堵地堡
寒风就像冰冷的裹尸布,紧紧缠绕着莫斯塔尔营地。
b-17板房内,露娜的脸色苍白得如同窗外那厚厚的积雪一般,毫无血色。
右臂骨折所带来的剧痛,在强效镇痛剂的作用下,虽然有所缓解,但那种持续不断、让人烦躁的钝痛,却依然如影随形。
然而,露娜却强忍着这股疼痛,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面前那块闪烁着光芒的战术平板上。
尽管她无法亲自参与到最后的追猎行动中去,但她所承担的工作,将会是终结这一切的关键所在。
被降级为列兵?
手臂骨折?
这些都不过是暂时的挫折罢了,绝对无法阻挡她前进的步伐。
她将自己深深地埋入了那浩如烟海的gti内部数据库和前南斯拉夫时期的军事档案数字化副本之中,仿佛要在这片信息的海洋里寻找到那根能够解开谜题的线头。
长时间盯着屏幕,露娜的眼睛早已布满了血丝,就像那被过度使用的机器一般,疲惫不堪。
而那杯原本装满咖啡的杯子,也早已见了底,只剩下一些冰冷的残渣,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她的专注。
她不停地搜索着一切与“黑塞哥维那”、“军事地堡”、“冷战工事”、“80年代加固掩体”等关键词相关的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这个过程既繁琐又枯燥,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捞取那根细如牛毛的针一样困难。
无数个坐标、模糊不清的图纸、残缺不全的报告,在她眼前如流星般飞速掠过,让她眼花缭乱。
她调用了一切可用的资源:
之前无人机侦察时无意间拍到的山区异常地形照片、军用侦察卫星定期传回的高精度图像(她甚至动用了自己残留的权限申请了更高级别的图像分析)、以及深蓝、夜莺等特战干员们连日来在雪山中冒险侦察后反馈回来的零星信息——
某处不自然的岩石结构、某条被刻意掩盖的车辙印、某个接收到微弱异常信号的区域……
她像一个最耐心的拼图大师,将无数碎片化的信息一点点拼接、比对、验证。
一个又一个可能的坐标被提出,又被迅速否定。
“这个……太靠近公路了,完全不符合隐蔽性原则啊……”
她一边看着地图上的标记,一边自言自语道,眉头紧紧皱起。
“这个……地质扫描结果显示,内部已经坍塌了,根本无法使用……”
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失望,继续在数据库中寻找着其他可能的选项。
“这个……规模太小了,根本不足以支撑长期的活动啊……”
她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对这个选项也不太满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外面的天色从昏暗渐渐变为漆黑,又慢慢地再次转为灰白。
她却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的无声对话中。
终于,在排除了十几个错误选项之后,她的目光突然停留在了一个位于莫斯塔尔东北方向约二十公里处的坐标点上。
这个坐标点隐藏在两条无名山谷的夹缝之中,位置十分隐蔽。
她仔细观察着卫星图像,发现该区域的地表植被有一些极细微的、非自然的扰动痕迹。
这引起了她的警觉,她立刻调阅了无人机多次飞越该区域时的监测数据,果然发现了一些难以解释的、极其微弱且短暂的地磁异常。
更重要的是,一份解密的前南斯拉夫人民军后勤档案中提到,该区域附近曾有一个的小型应急指挥所建设项目,但因资金问题和技术调整(档案语焉不详),于1987年中止,具体坐标未被记录。
“资金问题?技术调整?”
露娜嘴角勾起一丝冷笑,“恐怕是转入了更秘密的渠道吧……”
她立刻将坐标和所有分析结果发送给了判官。
“判官,最终坐标已锁定。概率超过85%。建议立刻进行高精度复核。”
……
接下来的48小时,在判官的周密布置下,针对该区域的侦察以最高效率秘密展开。
更先进的侦察无人机如同幽灵般一次次悄无声息地掠过那片山谷,使用合成孔径雷达和穿透式地质雷达进行深度扫描;
携带敏感传感器的特战小组潜伏到极限距离,进行不间断的光学和技术监视。
所有的反馈信息最终都汇聚到露娜这里,并不断强化着她的判断。
“扫描确认……山体底部存在大规模人工空洞结构……”
“检测到微弱的热源信号……与人体活动匹配……”
“捕捉到短促的无线电信号溢出…加密模式与之前截获的‘渡鸦’残部信号特征高度相似!”
“就是这里!”
露娜看着最终汇集的铁证,长出了一口气,疲惫却兴奋地靠在了椅背上。
……
最终歼灭行动,在一个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悄然开始。
何成——“判官”——亲自带队。
他换上了一套适合山地作战的雪地迷彩作战服,外面套着战术背心和外骨骼系统,眼神比莫斯塔尔的寒风更冷。
乌鲁鲁的外骨骼经过了加强武装,加挂了额外的弹药箱和破障装备;
深蓝和夜莺检查着手中的武器,眼神锐利;
连蜂医也背上了更大的医疗包,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惨烈伤亡。
参与行动的都是精锐的特战干员,无声地登上了装甲运兵车和雪地运输车,车队如同暗夜中的利刃,悄无声息地刺向目标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