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冬去春来

四月的风,终于褪去了刺骨的凛冽,带着巴尔干半岛初春特有的、混合着泥土解冻和草木萌发的气息,吹过莫斯塔尔的山峦与废墟。 尽管远处德里纳河方向的炮火声并未完全停歇,但相较于二月份那令人绝望的酷寒与围困,眼下的光景已堪称奇迹。

福查、维舍格勒的血战以gti难以置信的顽强守住了防线,并将哈夫克的西线主力成功击退,这消息如同强心剂,让整个莫斯塔尔营地都笼罩在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与希冀之中。

冬去春来,阳光变得慷慨,洒在扩建修缮后的营地上。

B-17板房早已今非昔比。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它从原本简陋的集装箱拼凑体,变成了一排排低矮却坚固、覆盖着新型复合装甲板、线条简洁甚至带有一丝未来感的半永久性营房。

银灰色的外壳在阳光下闪烁,远远望去,确实有几分科幻电影中太空舱基地的模样,与周围依旧残破的城市景观形成了奇特对比。

更令人惊喜的是,内部空间得到了极大优化,终于实现了前线难以想象的“单人单间”,为这些疲惫的特战干员们提供了宝贵的私密与休憩空间。

露娜坐在自己那间狭小却整洁的单间里,窗台上甚至放着一盆不知从哪儿找来的、顽强存活的绿色多肉植物。

她的右臂依旧固定在吊带和夹板中,骨折的愈合速度比预期要慢一些。

蜂医刚刚帮她换完药,正仔细地收拾着医疗器械。

“恢复得还行,骨痂正在形成,但千万别用力,更别提你的弓了。”

蜂医收拾了一下器械,语气一如既往地带着医者的严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外骨骼也暂时别穿,以免压迫。我知道你闲不住,但现在,耐心就是最好的战斗力。”

“知道了,蜂医。啰嗦。”

露娜笑了笑,语气轻松了些。

比起二月份的阴郁,她的眉宇间舒展了不少。

蜂医离开后,午餐号响起。

如今的伙食水平与寒冬时已是天壤之别。

露娜来到修缮一新的食堂,餐盘里是热气腾腾的炖牛肉、新鲜烤制的黑面包(虽然依旧粗糙,但至少管够)、甚至还有一小份精心准备的水果沙拉。

她找了一个角落坐下,慢慢地吃着。

周围特战干员们的交谈声也多了起来,不再总是关于死亡和短缺,偶尔也能听到关于后方新闻或是家乡小调的闲聊。

吃完午餐,她回到房间,用左手熟练地打开个人战术平板,开始每日例行的物资供应与运输状况审查。

屏幕上的数据流如同一股平稳的溪流,缓缓流淌着,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

每一行数据都代表着一个重要的信息,它们共同编织成了一幅稳定而有序的画面。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莫斯塔尔机场的跑道情况。

数据显示,跑道维护良好,没有任何异常状况。

起降频次也非常有序,这意味着机场的运营一切正常。

此外,附近的防空阵地已经有几天没有报告哈夫克无人机的行踪了,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接着,屏幕上的数据流切换到了m17号联邦公路。

数据显示,运输车队的抵达时间越来越准时。

最后,数据流展示了物资清单。

清单上的物品琳琅满目,涵盖了从食品、药品到燃料、建材等各个方面。

虽然这些物资的储量谈不上富裕,但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至少,现在的情况已经远非昔日的捉襟见肘。

难民们的配给也稳定了下来,每日都能得到固定的黑面包、甜饼干和蔓越莓燕麦棒。

这些食物虽然简单,但对于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来说,却是维系生存和希望的重要保障。

这一切井然有序的背后,凝聚着她和无数人的心血。

就在这时,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夜莺的脑袋探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意:

“前辈,判官军士长让你过去一趟,说是有话谈。”

露娜的心微微一紧。

判官找她?

自从二月份那次雪地里的打靶谈话后,这位冷面军士长就很少直接找她。

她放下平板,整理了一下仪容(尽管穿着病号服和吊带),跟着夜莺走出了营房。

阳光很好,照在银灰色的营房外壳上,有些晃眼。

营地里的干员们各行其是,有的在维护装备,有的在进行体能训练,远处还能听到机场方向传来的飞机引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