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齐全 作品

第474章 要用力的蹬(第2页)

他拿着笔,继续计算,“3辆自行车,一辆按照138块钱计算,这就是414块钱,我们生产队60岁往上的老人有56名,这就需要56条毯子,一条毯子按20块钱算,毛毯就要1120块钱。”

“我滴个乖乖,这也太多了,毛毯是不是就不发了?这一项就超过一千块钱了,要不年龄再提高些,80岁的发毛毯?”

哪怕发的东西,自家也能沾光,能分到,可身为会计,陈顺田计算仔细的毛病改不了,这么多钱花出去,心疼的很。

“不是还有面粉,猪肉和油吗?都算算,一共得多少钱,估算个大概出来。”陈自强问道。

他心情挺激动的。

以往生产队也就年底分红的时候,才会这么热闹,可分的红,扣除一应的费用,也剩下不了多少钱。

更别谈发这么多福利。

“我正在算,我们生产队成年人有108口,18岁往下的有87口,成年的一人5斤油,每个人就得4块钱,108口,我算算……”陈顺田掰着手指头,算着。

过了一会儿后,算出了结果,“油得432块钱,猪肉成年人一人2斤,这得162块钱,18岁往下的一人1斤,这得61块钱。”

“再有面粉,一户20斤面粉,20斤面粉得4块钱,36户得144块钱。”

陈顺田是老会计,算出结果的同时,都分门别类的列好,最后归总。

“毛毯1120,自行车414,油432,猪肉一起得223,面粉144,总计要支出2333块钱。”陈顺田算出总的支出额。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2333块钱,跟几年前生产队年终决算后,每个成年人的盈余了,甚至还高出些。

“这个钱跟年终决算差不多了。”陈自强道。

他看着陈浩,“真要发了?”

“发,说出的话肯定要算出,再说,搞分田到户的仪式总归要有拿的出手的东西,必须得发。”陈浩点头。

“你们放心,这些东西我找关系去买,不要票,价钱方面,就按照正常的价格来,你们不用操心,这几天,你们盯着村里,招待所,食堂,队委办公室,这些都要打扫干净,搞大扫除。”

“还有大棚,该修补的要修补,包括后山的人工木耳种植,也要规整好,都得要准备好拍照片,录像,上报纸,上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