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故意(第2页)

黄建国没想到,时隔多年,自己又开始和一行老工程师打交道,协调各方。

他从没想过,自己会再有一天,在茶馆和工程现场之间,切换成穿工装戴安全帽的状态,跟着一群头发花白的老师傅们捧图纸、看航模、谈飞控系统对接。

“李叔,这个电压匹配参数你写得太玄学了,我们新团队看不懂啊。”

“那是你们新团队的问题。”老李头也不抬,“让他们去补课。”

“……”

黄建国也是没想到,风水轮流转,轮到自己吃瘪了。

中间陈思行还亲自又飞了一趟北京,谈下中航某研究所的一位副所长出任顾问,还和y市发改委的对接人吃了三次饭,谈清楚“低空走廊计划”与“新型支线航线搭建”的融合路径。

y市地方在犹豫不决地旁观三周后,终于在一次项目过会上开口:“如果你们能搞出一个模拟运行系统,我们可以让试点机场优先放一条航线给你们练手。”

地方政府摆架子颇有一套,抬手指向那张老旧设计图,“就用这套系统,老的——你们不是想‘重建’吗?那就别只拣容易的。”

那是三十年前他们自己画出来的——无人货运航线模拟系统雏形。

“没问题,就用它,但不是要向过去致敬。”旁边黄建国的声音有些低,“只是为了向你们展现,看我们到底配不配谈‘未来’两个字。”

*

李洛拍戏进入了最后的尾声,在杀青之前最后去了一次烂尾楼。

陈氏集团快刀斩乱麻,已经把这个烂尾楼接下来了。

和电影里演得不同,烂尾楼的每一个居民要比亲亲家园的住户幸运很多。

有资本愿意接盘这幢烂尾楼,他们即将能住上不再漏风的房子里。

最近这段时间所有的住户都在开始往外搬, 因为这里即将要开始重建。

李洛看着从烂尾楼里进进出出的住户,在他们脸上久违地看见了很多笑意。

实在是太好了。

有人说,烂尾楼是一座城市的伤疤。

李洛觉得这个说法没什么错,只是这个说法把人的过错掩盖,将真正造成这一切的人完全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