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捉迷藏(第2页)
所有项目资料、试验记录、研究对象名册甚至进出入实验室的人员记录,都由直属“科研事务办公室”统筹管理,任何人想调资料,必须出具三份以上盖章文件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但奇怪的是,这个伦理委员会本身就被隶属于校党委科研安全小组的书记领导,一切信息几乎都汇集到极少数人手中。
——他们无法推倒这极少数人。
调查人员拨打了一位据说是负责“青少年心理药物试点项目”的副教授电话,但对方话锋异常冷硬:“不好意思,我们不接受非正式调查,也没有义务回应外部机构的任何质询。”
更令他们警觉的是:几位匿名提供线索的学生,突然中断了联系。原本愿意接受采访的一位毕业生,删掉了所有社交账号,电话也处于停机状态。
这堵来自z市医科大学的“信息封锁墙”,不只是组织性的防守,更像是一种对敏感项目全盘掌控的体现。
奇艺娱乐的调查团队逐渐意识到,他们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一场资金流向的洗牌游戏,更可能是一个涵盖高校、医学界、基金会与某些上层关系网交织的庞大结构。
而那堵墙的背后究竟有些什么,他们都无法想象。
“我们在摸一只看不见的手,”李洛低声说,“它不仅藏得深,而且反应非常快,这是一场非常艰难的捉迷藏。”
*
公司会议室的白板上密密麻麻贴满了基金会各年度财务流向、项目时间线、合作单位负责人照片,像一张蛛网,但那条通向z市医科大学的主干线,却戛然而止。
李洛翻着手里的报告,脸色不是很好看:“我有点怀疑了,z医可能根本就不是配合基金会做研究的‘合作方’。”
黄宇靠在椅背上,眼神疲惫,“什么意思,你说点人话,我的脑子现在已经不转了。”
“你不觉得很反常吗?”李洛抬头看着他,“一个高校实验室,项目执行资金大部分来自基金会,可我们查不到任何一条下拨明细。实验内容、试验对象、伦理审查……全在他们那边卡着,调查机构连名字都问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