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登基前奏(第2页)
东汉时期,宦官势力达到顶峰。外戚与宦官轮流掌权,形成“宦官专政”局面。如十常侍之乱,宦官直接干预朝政,甚至废立皇帝,其权力已超越传统官僚体系。唐代设立“内侍省”,宦官掌握禁军(如神策军),可直接左右皇位继承。唐中后期,宦官如仇士良、田令孜等甚至能杀害皇帝,权力达到历史极值。)
纵观历史,除了少数几个极其牛逼的太监,其他的哪个不是坑爹玩意,除了带来情绪价值,似乎作用不大,所以徐靖提了一嘴废除太监得了,好家伙,整整十多个老头,十多个啊!对着他口诛笔伐,声讨了一下午,整整一下午!太恐怖了,在蔡邕的带头下,一整个下午过去以后,第二天十几个老头继续输出,徐靖实在是怕了,没办法了,只能认输,有时候权利大了也是需要让步的,一点办法都没有,总有人会制约你。
蔡邕次日便单独求见徐靖。他拄着雕龙竹杖踏入书房,苍老眼眸扫过案头被揉皱的废太监奏疏,忽然轻笑出声:“主公可知,当年赵高指鹿为马时,满朝文武为何不敢直言?”
不等徐靖回应,他已展开一卷泛黄舆图,朱笔重重圈住江东六郡,“因为权柄不仅握在刀剑里,更藏在人心的畏惧与期待中。”
三日后,江东各郡县忽现童谣:\"朱雀衔书出建业,紫微星耀照江南\"。说书人在茶楼酒肆添油加醋,将徐靖幼时遇仙赐印的传闻与天象异变勾连。
蔡邕亲自修书二十余封,以昔日文坛领袖之名遍邀江东士族,信中不提称帝,只言\"共商天下大计\"。当会稽虞氏、吴郡顾氏的马车相继驶入建邺城时,徐靖才惊觉蔡邕已暗中将江南豪族的势力网悄然编织完成。
宫城内,老学士们昼夜修订《受禅仪轨》。蔡邕以《周礼》为蓝本,结合江东巫祝传统,设计出\"祭江告天\"的独特登基礼。他带着十余名耆老在玄武湖边搭建三丈高台,命工匠将徐靖的生辰八字刻入九十九块青石,每块都用朱砂书写祥瑞吉语,沉入湖底以镇龙脉。
更绝的是蔡邕对舆论的掌控。他授意门下书生撰写《东南王气考》,从大禹治水时会稽铸鼎,到春秋时吴国称霸,洋洋洒洒论证江东应出真命天子。
市井间流传的布告上,甚至将徐靖的容貌与传说中的伏羲氏作比,说其\"目生重瞳,掌有玉纹\"。当北方诸侯还在为废立皇帝争执不休时,江东的百姓已在祭坛前焚香叩拜,期盼新主降临。
登基前三夜,蔡邕捧着连夜赶制的冕旒冠服,在烛火摇曳中向徐靖深深一拜:\"昔霍光辅汉,不过谨守臣节;今日老臣所为,是要助明公开创三百年基业。\"窗外暴雨骤至,击打着新修缮的宫殿飞檐,恰如王朝更迭的激昂鼓点。